「做了好久呢,按額們蒙古族傳統來造的,不曉得你喜不喜歡, 」烏丹阿媽攬著姜青禾的肩膀說。
姜青禾立即回答, 「喜歡!」
大壯小子巴拉吉笑話她, 「圖雅,你瞧都沒瞧呢。」
一群人大笑,姜青禾也跟著笑,不管啥樣她都喜歡啊。
她被簇擁著進了蒙古包,踩在了地板上, 蒙古包是分有地板和無地板的,大多數牧民為了搬遷轉移方便, 基本很少有鋪設地板。
更多牧民會在地上鋪設一層砂石, 放幾張很厚的毛氈, 有幾家會加鋪花哨的地毯, 就算是阿拉格巴日長老的蒙古包, 也只是整個架構大,但沒有鋪地板。
「怎麼鋪了木地板, 鋪幾塊氈布就得了, 」姜青禾內心充盈著飽滿的情感, 汩汩地要從眼里流出, 可她話語裡卻竭力保持著平靜。
巴圖爾憨憨笑著, 「你家里舖了磚,蒙古包鋪不了磚, 木地板好做點,蒙古包要拆板子也可以拆的。」
地板不是一根根安上去的, 每塊地板成半圓形,下面帶有平行的龍骨,安裝方便,拆卸也不麻煩。
沒有在蒙古包里生活過的,要進入一個布置完好的包架內住,很容易犯糊塗。
所以烏丹阿媽拉著姜青禾給她解釋,「這你認識,圖嘎啦放在台子上,高勒木圖得放天窗正中間。」
圖拉嘎就是火撐子的意思,高勒木圖則是火灶,在蒙語裡也有火源地的意思。它的四周是留空不鋪地板的,對於蒙古人來說,這正對著穹頂的中間為火位,放置火撐子以及火灶,用來烤火或者煮食。
旁邊東南方向會放火鉗子和一個箱子,那在牧民口中應該叫牛糞或羊糞箱子。
進門的正面是長者起居處,西面或東面為晚輩睡的床,所以正面安置了有床頭的雙人床,外圈弧形與蒙古包相吻合,床頭床尾大小相同,既可晚上睡覺,又能當坐具。
姜青禾目光轉向另一邊,她有點意外地指著西面的小床問,「這是童床?」
蒙古族的童床更多意義上應該是嬰兒床,有吊在頂上的吊床,也有另一種搖床,將嬰兒綁在床上,床會搖晃。
可蔓蔓已經四周歲了,個子越來越高,蒙古族的兩種童床早已不適用於她。
吉雅笑眯眯地道:「是童床阿,加寬加大了好多,蔓蔓起碼能睡到六七歲。」
巴圖爾說:「等蔓蔓再大點,額們也給她做個蒙古包。」
姜青禾也笑說:「那我可記著了。」
「圖雅,你來,」烏丹阿媽招招手喊她,姜青禾走到蒙古包西南邊,那裡放了一口小缸和一個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