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她們是必然不能再留的。許小華想著先學一門技術,到時候再走技術人員的路子,遷出京市。
前提條件自然是,她的技術越好,越容易跳去別的工廠。奶奶和媽媽,她肯定是要帶走的。
她也不是沒想過別的工種,比如去出版社當排字工,去商場當售貨員,給報紙撰稿。誠然,背靠許家,她可以有很多捷徑,但是這些工作,一則技術含量不高,二則在即將到來的特殊的十年裡,工人和農民這兩個身份最保險。凡是和「知識分子」這幾個字沾邊的,都是急需被改造的。
再則,她現在若想靠著許家走捷徑,等許家坍塌的那一天,她又該怎麼辦呢?
她不敢冒一點險。畢竟到時候男女主一個入獄,一個都要被迫下放。
十年過後,她也不過才二十多歲,她這輩子不想學文,想試試學理的路子。
讀大學讀研究生,都在她的計劃之列,而在此之前,她想腳踏實地地先在基層鍛鍊,為以後的研究積累一些實踐經驗。
曲彰書見這孩子堅持,微微嘆道:「你家裡的條件,伯伯也知道一點,應該讀書的。」
許小華笑笑,「謝謝伯伯的好意。」
曲廠長的善意提醒,也讓她警醒了一下,無論在哪個年代,文憑都是很重要的。
讓她花兩三年的時間,去讀個高中文憑,已然來不及。幸好現在大廠都有夜大進修班,她可以晚上下班再去進修。
她現在覺得,她媽真是毫無原則地疼她,所有人都不支持、不贊同的情況下,她媽媽對她這樣任性、不成熟的想法,卻沒有提出一點點質疑。
回家的路上,曹雲霞笑道:「小華,你現在工作也算定了,這幾天就在家裡好好養養身體,今天牛奶喝了沒?可不要省,家裡買奶粉的錢還是有的,你姐姐以前就沒少喝。」
「好的,謝謝大伯母。」許小華也覺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多吃點肉魚蛋白沒錯。
曹雲霞覺得,今天的侄女兒看起來格外順眼,一個初中畢業的車間臨時工,和她女兒相比,說一句雲泥之別,大概是不為過的。
此時的曹雲霞絲毫沒有預料到,正是自己看好戲的心理,竟意外地推著許小華走向了一條她自己都沒有想過、此時也沒有意識到的製糖之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