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終於覺察到了自己的視線,斂了斂面上的困意,微微挺直了腰杆,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一些。
雍正帝移開了視線,但願這兄弟倆的感情,能始終如一吧。
不怪弘晝今兒格外能吐槽,實在是雍正帝的教學方式太讓人犯困了。他還特能說,跟十個教導主任親臨現場,輪流開麥似的。
官員在奏摺中提到自己的飲食疾病,他都能講上半小時。
「你們看這個王剛,他是北方人,喜食小米粥。去年河南豐收,江南水患。王剛上摺子從河南買糧送往江南平糴,各種米麥豆類的數量安排就不合適,小米的量太大了。
江南人不愛小米,麵食都吃得不多。運過去買的人少,如何壓下來米價?平糴和賑災不一樣,賑災是朝廷賑濟災民,粗糧雜豆混在一起都無妨。它們比米麵便宜,同樣的銀子能買得更多,賑濟就能更久些。災民都要餓死了,吃口飽飯就行,哪裡顧得上好吃不好吃。
平糴則不然,受災了米價漲了,咱們從別處運米過去,補了不足,這米價自然就又降了。
這也不是王剛的錯,他就是覺著小米好。健脾養胃,一小把能煮出一大鍋來。但江南人吃不慣,就不會覺得好。
你們現在多聽多看,見得多了,有經驗了,臣下有什麼不足之處,一一指正出來,他們就信服了。
下次再有什麼意旨,即便他們心裡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也會照做……」
接著,就某位臣子的疾病,又能從「得這病者多重口腹之慾,口腹之慾都不能克制的人,在錢財名利上更容易迷失。「
到」那就得注意這人的同僚,上下級有沒有參他的,參的什麼?若是參他為人刻薄,奢侈講排場,就要仔細查查此人有無貪贓枉法。若是他政績不顯,也得查查此人平日裡是否貪圖享樂,疏忽了正事……」
弘晝聽了能不打哈欠麼?這是太子該學的內容,他一個親王能認真聽?
他日後又不用批摺子,收買人心,關注一個官員是否合格……
況且,教學也得因材施教啊。
乾小四是這麼謙遜的人麼?他還需要臣子的認同?干不好的,不聽話的,統統都給打發了。
奢侈講排場貪圖享樂,這些在乾小四眼裡都不是事,他跟康師傅的用人原則一樣,能把事兒干好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