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只要她們能賺到錢,心裡就會有底氣,這份底氣會給她們自信。公婆丈夫也會因為這份銀錢,這種自信,在對待妻子兒媳上多一分尊重。」
弘曆若有所思,當娘的想法會影響兒女。百姓見女子也能賺錢養家,對待兒女的態度自然會有變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弘曆高興的拍拍弟弟的肩膀,「聽你一番話,四哥茅塞頓開。」
朝中一些煩人的政事,也不一定就要下旨硬辦。想想其中的利益關係,各個擊破,牽一髮而動全身,未嘗不可。
弘晝不知道他想到了什麼,這聲「四哥」,倒是讓他想起了弘時。
「你把三哥放了吧。」弘晝朝咸安宮的方向望一眼,「三哥不會再爭了,也爭不了。他從前犯了錯,沒有給咱們造成什麼損傷,關一輩子太過了。」
弘時雕的佛像,真的絕了!衣紋流暢舒展,面部線條柔和靈動,或寶相莊嚴或神態悠然,細看都有一種俯瞰眾生的慈悲。
從這些雕像上看,弘時的心,應該早已沉靜下來了。
弘曆的皇帝之位已經穩若泰山,弘時這樣的藝術家該放出來了。
咸安宮那麼大一座宮殿,住他一個人多浪費?反正這些年,弘時賣佛像的銀子賺得盆滿缽滿,出宮去自己建府輕而易舉。
這也是兩位額娘的意思。
當年雍王府的幾位老人,年貴妃和懋嬪已經仙逝,除了她們倆,就只剩鍾粹宮的齊妃。這些年,她帶著兒媳活得悄無聲息。
當初弘時在承乾殿埋木頭人偶,這事想起來就膈應,叫人生氣。但這麼多年,他們一家子受的責罰也夠了。
許是年紀大了,心境越發寬容。鈕鈷祿太后和耿貴太妃都覺著,讓他一家子出宮去吧。
就當積善行德了,也讓這宮裡少一分怨氣。
弘曆瞄一眼弟弟,小心翼翼倒:「給他個貝子的爵位?」
這幾年,弘時沒少送他佛像。就三哥那樣自驕的人,這就相當於認錯示好了。他也想過放他出來,擔心弟弟會不高興,一直沒有提起。當初弘時埋那個人偶,雖然是在承乾殿,交代的可是吸他和弟弟兩人的氣運。
「爵位就算了,你若有銀子,都給我花。」弘晝斜一眼四哥,認真道,」我都是花在正道上,多少都不夠花。」
弘曆一噎,難以置信從前節儉的弟弟,怎麼變成了貔貅。而且,這找他要銀子的語氣也太理所應當了吧!
允祕瞄一眼沒立馬答應的弘曆:「弘晝侄兒,我的俸祿銀子都給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