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之前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那台投影機的效果她和媽媽都還覺得不錯。
而且家裡雖然沒有人,總是空蕩蕩的,但畢竟是她住慣了的地方。
無論是沙發還是零食,都肯定比私人影院更好。
於是最後,趁著男朋友放開自己的間隙,柊與理抬起頭,看著他黯藍的眼睛說。
「景吾,我們——」
她儘可能地平復著自己的呼吸。
「去我家看吧?」
第80章
認識了小半年、交往了一個多月的男朋友, 可以跟自己回家一起看電影嗎?
關於正在疑惑的這個問題,它是後於柊與理已經說出口的邀請出現的。
雖然想要在公理的框架下解出一道數學題,的確需要非常嚴謹的邏輯。
但偶爾的靈光一現, 與迷茫時基於直覺的選擇,同樣是在進行有效證明時不可或缺的。
因此柊與理從不覺得「跟著直覺走」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
尤其是在待人接物這方面, 她其實也沒有外人以為的那麼按部就班與死板。
當然她也會像其他人那樣,將認識的人分成關係普通的朋友和關係好的朋友。
不過由於自身的社交經驗較少,在面對前者時為了儘可能避免令他人產生不適, 柊與理總是會與他們保持足夠的禮貌和距離。
這麼做的好處是非常顯然的。
從國中還是高中, 柊與基本沒跟人產生過摩擦與矛盾。
除了當初拖欠小組作業的池田和那位討厭的老師,她幾乎跟所有人都處得不錯。
但同時這個方法的缺點也是有的。
那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身邊的同學都認為柊與理很像一座漂浮於海上、葳蕤豐饒的孤島。
她難以真正接近,自身也沒什麼要主動與外界建立聯繫的意向。
所以即使從不吝嗇笑臉,大家也能看出,在競賽方面功勳卓著的森見同學, 其實並不打算在社交這種本質是一場規則複雜、充滿變數的心理博弈上花費太多時間。
琢磨別人的腦子裡在想什麼於她而言沒有意義, 還不如把這時間拿去多做幾道數學題目。
那樣還能提高競賽得獎、接受全校通告表彰的概率。
於是這麼些年來,柊與理真正交心的朋友一直就只有北條一個。
而一旦被劃入「關係好的朋友」分類,由於已經大概摸清了對方底線和喜惡, 柊與理便會還算順暢地切換到比較隨心的自由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 只要不是特別嚴肅的境況,她憑靠直覺做出的選擇與行動,往往會比嚴謹思考更快一步。
雖然這些選擇與行動導向的結果有好有壞, 但至少眼下, 柊與理並不後悔剛才主動邀請了男朋友到家裡做客。
可她沒想到自己的這番話, 居然讓跡部景吾的耳尖悄悄變紅了。
柊與理好驚訝。
因為真的從沒來見過他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