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書架並不普遍,但書架工藝並不複雜,李承乾提供大致圖紙,很快就做了出來。
真正難的是初始資料的整理分類,以及如何保證以後不亂。
後者主要靠規範檔案存進和取出的流程,李承乾參考了許多外界的資料,再結合中書省的現狀,帶著小夥伴和主書寫策劃。
至於前者……沒有辦法,只能靠硬功夫——手抄了。
是的,手抄!
誰讓以前的資料都是捲軸式的,很難用書架進行存檔,倒是有一種插架可以用來插捲軸,但比起線裝冊子可以整整齊齊擺在書架上、一目了然的樣子還是差了許多。
主要每份文件只需要一份,單獨印刷就不合適了。大唐又沒有複印機,否則直接用複印件就好了。
每到這時候,李承乾都要感慨一句:大唐真是好落後啊,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房玄齡看了李承乾的計劃,並沒有立刻答應,手抄資料的工程實在太浩大了,萬一效果不盡如人意,那麼多人力物力就都浪費了。
李承乾想了想道:「那我就先示範給你看看吧。」
房玄齡:「?」
李承乾讓房玄齡把中書省所有官吏暫時不用的線裝冊子都收集起來,這幾年線裝冊子盛行,每個人都有幾本用完的,他又去其他部門借了一些,加起來也有二四百冊了。
他把這些冊子帶進檔案室,帶著人在裡面鼓搗了大半天,然後就讓官員們進去,找自己或者同僚某一時間段用的冊子。
眾人面面相覷,在場的不止中書省,還有其他部門看熱鬧的,但他們都不知道李承乾在弄什麼。
那麼多冊子,長得還差不多,找自己的也就罷了,怎麼找同僚的啊?
一本一本翻過去也要不少時間呢。
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李承乾沒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你們先進去看看再說。」
眾人還是有些遲疑,房玄齡笑著道:「那下臣便先來試一試吧。」
房玄齡沒有交線裝冊,他要找一個同僚的。他懷著好奇進了檔案室,發現那些冊子被分別放在幾個書架上,每個書架的最上面立著一張硬紙牌,上面寫著部門名字。
房玄齡頓了頓,走到寫著「中書省」的書架前。
中書省作為地主部門,提供的線裝冊也是最多的,足有兩百多本,他發現李承乾也做了區分,一個官職占據書架的一層或者兩層。
至於同一層怎麼找?
李承乾在每本冊子的書脊上寫上主人的姓名和冊子使用時間進行區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然,他沒有破壞冊子原本的封面,而是單獨加了一層。
房玄齡很輕易地就找到了同僚的線裝冊子,出去的時候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您怎麼不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