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默看上去很高興,或許是因為年近歸期,終於尋到了一位佳友。
兩人並未多言,彼此間卻像是認識了許久。
片刻後,呂默道,「你方才說的那些琴譜,我都不曾聽說過,若是能夠編纂起來,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嵇康道,「我還在學五線譜。」
「還在學?」呂默直接愣住了,他有些難以置信,因為他剛才和嵇康之間的交流,足以看出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並非對音樂一竅不通,可既然學了音樂,又怎麼會不學五線譜?
「那你平日又是如何記譜呢?」
面對呂默的疑問,嵇康想了想,「用字記。」
這讓程安茉立刻想起了我國現存最早的琴譜,由南朝梁代丘明所記錄下來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
但再往前的琴譜如何記錄,卻是一個十分有爭議性的問題,除非再有出土文物出現,那樣才有可能帶給相關研究學者們更多的信息。
不,也不一定。
程安茉看向一旁的嵇康,這不是有個現成的古代音樂家嘛!
就是他們的身份壓根沒法向公眾公開,即使程安茉和茉園的人,包括特殊人員調查管理局的成員都相信,但除此之外,怕是很難取信於人了。
想到這裡,程安茉不免有些泄氣。
「那你方才彈奏的那一曲,要如何記呢?」呂默教授心生好奇,他還是頭一回見到不用五線譜或者簡譜記錄,反而使用文字記譜的。
簡直就像是從古代來的人,甚至這位小伙子的名字都和嵇康一樣!
嵇康沒有多言,而是拿起一旁的毛筆和墨水,刷刷在宣紙上寫了起來。
嵇康寫的仍舊是繁體字,但在場的人對繁體字都很熟悉,辨認起來也容易。
在文字之外,程安茉又見嵇康畫了許多彎彎曲曲的東西,她有些好奇,那些彎彎曲曲的東西,難道也是用來記錄曲譜的嗎?
「這是聲曲折譜。」一旁觀看的呂默教授肯定地道,「用固定的線條,在不同的位置來記錄音位。」
「道教中有《玉音法事》這類道書,是道教中的歌曲,也可以看成是以聲音曲折方式所記錄流傳的。」
呂默看著嵇康那熟練的動作,心中愈發覺得奇怪。
呂默教授並非看不懂這些,只是這種記錄曲譜的方式,除了專業的研究人員,也鮮少會有人去接觸了。
因為對於現代音樂人而言,五線譜已足夠普及。
「好了。」嵇康將毛筆放到一旁,等待著字跡干透。
呂默教授詢問過後,將他寫好的曲譜收起,「嵇先生,我還有一事相詢。」
「請講。」
呂默教授道,「我有意開辦一個公益性的直播課程,教授古琴,最近倒是聯繫了不少願意出面的老友,不知道嵇小友是否願意來湊個熱鬧?」
教授別人彈古琴?
嵇康沒有太多的遲疑,「可以。」
他被害前便曾遺憾過,不曾將廣陵散授予他人,此時既然這位呂默教授提起了這件事情,他又有何不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