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默教授看著在線人數,有些疑惑地問自己孫女兒,「小嵐啊,我們是不是進錯直播間了?」
第171章
呂雲嵐仔細確認了一下直播間,「沒進錯。」
呂默教授再次看了一眼在線人數,有些欣慰地道,「原來還是有很多孩子是對古琴感興趣的嘛!」
呂雲嵐默默地關掉了彈幕,總覺得要是被自己爺爺知道了事實的真相,會挺殘忍的。
好在呂默教授本身對如何直播這件事就不是很熟練,直播間一直都是呂雲嵐操作的,因此他也沒有意識到,這群湧入直播間的人,大部分其實都是為了看好看的小哥哥來的。
*
另一邊,和嵇康有關的切片視頻已經開始在網絡上流傳了起來,還有不少剪輯up給配上了音樂,再加個慢放,效果立刻就起來了。
「媽耶,這氣質,瞬間代入了XX和XXX!」
「之前好像沒見過這個小哥哥,應該不是演員吧?難道是網紅?」
「那帳號呢!帳號呢!三分鐘已經過去了!小哥哥的帳號到底哪裡去了!」
「雖然但是……你們就只知道關注人家的顏值,都不關注一下他的實力嗎?」
「謝謝,但是我聽不懂。」
「古琴苦手來科普啦!這位古色古香的小哥哥彈的古琴,是非常經典的仲尼式古琴,傳說這種樣式的古琴是仲尼首創後流傳至今的哦。」
「孔子發明的?那得好幾千年了吧?竟然一點兒細節都沒有改動嗎?」
「這個……我們現在發現的最早的也就是唐朝的彩鳳鳴岐琴,基本上都是落霞氏,再往前的好像就沒有相關出土文物支持了。」
「不僅長的好看,現在看來好像還不是個花瓶,至少古琴彈得很不錯。」
「所以,問題來了,這個人到底叫啥,他只說自己叫嵇康,但是到底是哪個ji,哪個kang?」
「總結!這屆網友不行!」
*
而此時,剛成為網絡名人的嵇康,正在書房裡看視頻,他看的是和「聲」有關的紀錄片。
音樂,其實就是「聲」的藝術。
但是在我國的古代,卻常常將音樂和禮儀,和政治教化聯繫起來,認為其擁有道德政教的功能。
比如君子六藝中,禮樂射御書數,樂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嵇康在他所撰寫的《聲無哀樂論》中,卻認為樂音,是自然的產物。
學過音樂的人應該會了解到,物體的震動產生聲音,聲音會在空氣或者其他媒質中以波動的形式傳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