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石對此卻很是不服,那些人既已拋棄骨肉,又有何臉面以父母自居。
第58章
曹石,「那些人既然已丟棄子女,斷送親緣,這些孩子由我們慈善院撫養長大,就該與他們毫無瓜葛。」
偏生那幫儒生非要念叨生恩、養恩,認為為人父母者雖未將子女養大,但卻給了他們血肉,若是尋來,不該阻止父母子女之間的親倫。
可曹石自己就是這樣的棄嬰,他才不覺得自己會感激生父生母將自己生下,即便給了生命又如何,若不是曹阿婆,他早就成了路邊野獸的腹中餐。
曹石一臉不忿,但還是將儒生所說言論,都轉述與曹德,只請小郎君拿定主張。
曹德聽了半晌,已明白阿石與那些儒生們的爭執,是為這慈善院的孩子是否要與其生父生母相認。
可他這慈善院,其實本質上是孤兒院與養老院的結合,但凡是被養在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無父無母之人,原先曹德只發愁安居巷裡會有人為了節省糧食,故意將自己的孩子丟棄,從而加重了慈善院的負擔。
但如今聽了曹石所言,曹德覺得自己先前所想,還是考慮得不夠深入,只怕還有些父母不僅是會棄養自己的子女,等到孩子被慈善院養大時,還可能再找上門來,想要坐享其成。
曹石見小郎君有此擔憂,頓時歡喜,提議道,「不若讓慈善院的孩子都姓曹,以後都是咱們曹氏的人了!」
曹德搖搖頭,「若只是改姓,只怕不起太大效果。」
改姓也不能改變孩子與其父母之間有親緣的事實,若是那些儒生們依舊以此作文章,還是個麻煩。
曹德自己其實並不擔心這些,這慈善院是他出資在供養,想要做主斬斷院中孩子與其親生父母的關系,並非難事。但是他既已知他哥曹操日後的造化,也明白如今曹操在士林中的風聲並不太好,但是如今這世道,這些名聲卻極其重要。
古人本就重孝,而忠孝一向又是連在一起的,這事若是處理不好,指不定還會為他哥曹操招黑。
但他也不想自己掏錢養出來的孩子,最後卻是為他人作嫁衣。況且若是慈善院裡的孩子生父母尚在人世,卻將子女丟棄,這樣不慈之人,若是在孩子成人後尋來,定不是為了親倫之情,只怕是想要孩子來贍養,可他們又怎麼配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