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和御史台都得沾邊,」謝神筠說,「工部是上官,隨行御史行監察之職,這兩處都得派人。」
事情是該這樣辦,但裡面也有難處。
皇后捏著細瓷碗,碗邊描金花紋綴上碎光,湯匙輕輕一碰,也不曾在邊緣磕出聲響。她搖頭:「年底考評,各部都忙,工部和御史台未必撥的出人手。」
謝神筠沉默。話雖如此,皇后的真正意思卻不是這個。
東宮非皇后所出,皇帝病重,退居西苑,卻不是太子監國,政事都往瓊華閣去,御史抨擊皇后牝雞司晨,便有言官參奏太子不事父君。
國本之爭無小事。
如今太子巡檢江南尚未歸京,眼見冬節將至,皇后竟半點沒有召他回來的意思,這幾日朝上暗流洶湧,都在上書催促及早召太子歸都,慶州山崩之事一出,裡頭又夾著個陸庭梧,皇后如今落在下風。
山崩可大可小,皇后不在乎陸庭梧的死活,她更關心這件事背後意味著什麼。
「不必派上官,品階高的未必能幹實事,如今重點在賑災,御史也該同去,」謝神筠沉著開口,她受皇后教導,對朝中政事瞭然於心,「這是我擬出的人選,聖人可以看一看。」
她拿出一早便寫下的白宣。
謝神筠思慮周全,紙上幾人都是她精挑細選出來的,皇后接了白宣,目光忽地一凝。
墨痕已干,皇后凝神細思,面上瞧不出喜怒。
「就按你想的來,」片刻後,皇后提筆蘸墨,又添了兩人,說,「讓楊蕙擬詔吧。」
女官接了諭旨出去,皇后卻沒了困意,謝神筠連夜趕去慶州,禦寒的衣物要帶足,宮人們都忙碌起來。
她由謝神筠攙著往殿外走了幾步,大雪落到檐下,天地皆白。
殿內燒著炭,寒氣都聚在外邊,謝神筠接了披風,聽皇后嘆息一聲:「這樣大的雪。」
「瑞雪兆豐年。」謝神筠說,「是吉兆。」
「此時論吉凶,為時尚早。」皇后拂去謝神筠肩頭雪粒,「早去早回。」
——
他們這一趟走得匆忙,謝神筠動作很快,半夜裡便啟程了,阿煙打了個哈欠,還惦記著檐下的鸚鵡。
車架才出長安,後方忽地一陣喧鬧。阿煙掀了帘子去看,便見後面幾輛馬車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