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身著常服,見到他們三人依舊如昨日那般和善可親。
秦朝寧他們朝劉閣老恭敬地行禮,並說明來意。
聞言,劉旭夸道,「你們三人有心了。」
然後,他把本屆鄉試前三會獲得入讀國子監的資格,便問他們三人接下來有何打算。
聽罷這個消息,他們三人都愣了愣。
廉侃黝黑的臉上先是很是笑顏逐開,接著緩緩歸於平靜,然後逐漸露出愁容。
陶詹衡則是震驚過後,臉上滿是迷茫。
而秦朝寧,從頭到尾都很淡然,還抬手撓了撓臉頰。
劉旭手捧茶杯細飲一口,從容地等著他們三人的回話。
廉侃實話實說道,「稟閣老大人,學生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小的照顧。」
「學生怕是無緣國子監。」
陶詹衡接著回話道,「學生一時拿不定主意,需要回家中與父母商議一番。」
等輪到了秦朝寧,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只見秦朝寧起身應道,「學生願前往國子監入讀。」
這是他和張山長商議過的,既然未來三年的目標是會試一甲,那便拋開所有顧慮朝著目標前行。
所以,哪怕是今日劉閣老開口讓他有空便多來,坐實了座師門生關係,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前來。
聽完他們的回覆,劉旭仍是笑了笑,就開始拿他們應試的策論來問他們。
「[1]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廉侃,你的答卷是,不以民之利為利,國無利也。」
「詹衡,你的是,以仁治國,天下盛平可往矣。」
「朝寧,你的是,以義為利,民可富百年,以利為利,國富不過數載。」
劉旭看著他們三人,讓他們都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重新再說說看。
廉侃明言,從他家所在的常平縣舉例,自朝廷正歷三年開始加賦稅後,老百姓們的日子肉眼可見一年過得比一年緊巴巴。
常平縣不靠近海岸線,沒有百姓投了倭。
但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把自己的田地都變賣給鄉紳,再自賣自身給那些鄉紳當佃農。
若是那些鄉紳想避稅,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就會淪落成失去戶籍信息的黑戶,連丁戶薄都被消去。
徵稅,國庫可以快速充盈起來,卻是治根不治本。
等他講完後,陶詹衡把自己的觀點也說了說。
他熟讀《孟子》等書籍,受仁政思想薰陶,結合大環境的情況,把仁政治國的好處都舉例了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