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出了右掖門,他們才渾身一松,開始放開地談論起殿試的情況。
「黃兄高見呀!我們怎麼就想不到海禁能夠達到清減官吏臃腫這個點呢!」
「不愧是我們之中的春闈第一,這不妥妥的狀元郎了。」
「黃兄他朝高中,可莫忘了弟兄們哦。」
「苟富貴,勿相忘!」
……
而陸傑修和秦朝寧沒過多討論殿試的事,也沒上前去湊同年們的熱鬧。他們互相祝對方高中,就各自走向自家的馬車歸家去了。
後續,殿試的所有答卷在外簾官們彌封、謄寫後,就轉送給了內簾官們。
殿試的內簾官也是翰林院的官員抽調為主,只是最後一道評卷人是內閣幾位閣老。
他們會決定殿試的排名,列好名單。這之後,內閣呈上對應新科進士的答卷,再由聖上裁奪最終結果。
正歷十年殿試後的第三天,翰林們已經挑選出了二十份卷子出來,等待閣老們的點評。
整整二十份答卷,眼下都鋪在內閣的長案桌上,首輔、次首輔,五名閣老皆到場。
而閱卷的翰林們均站立在閣老們的身後,以便閣老們稍後提問,抽查他們的閱卷和提名情況。
以楊首輔為首的閣老們,逐一把答卷看過去。
他們這會兒看到的答卷已經是原卷,非彌封謄寫卷。
所以,每一個新科進士的字跡、文章想法,對於他們來說,都一目了然。
先是字如其人,從字就能看得出來該學子的幾分心性。緊接著,文章里的典故,語句能夠看出該學子的才學程度。
最重要的是,文章里的想法,就是該學子的里子。
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出來這個人在未來朝堂上,是否會成為己方的一員。
只有信念相同、目標相近的人,才會在朝堂上的方方面面達到一股合力,去推動己方想要看到的結果,爭取到符合己方的資源和利益。
幾刻鐘後,所有閣老都把案桌上這二十份答卷看完了。
於是,楊首輔發話道,「既然所有答卷都看過,各位大人便把自己心中的排名寫到紙上吧。」
「內閣老規矩。」
聞言,次首輔汪閣老笑了笑,表明立場,「如此甚好,各位同僚也放心寫吧。」
他又補充了一句,「最後還有聖上定奪呢,咱們就隨心。」
這一句是提醒,該怎麼意會就是在場各人的事。
一會兒後,七份名單就出來了。
這幾份名單里,大部分排名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