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們堂堂一個大國,怎麼能沒有半點容人之量?
哪怕實際上雙方心底里都是不喜那些使臣團,兩邊的意見和想法也是難以統一。
結果就是,他們吵得歷帝臉都青了。
第134章 容我
「你們看看這篇文章, 裡面的想法倒是有幾分可行性。」
「我手上這篇亦不錯,待會各位大人可以傳閱一番。」
……
驀然,馬閣老驚得從椅子上猛地起身, 他手裡不自覺地把該文章用力得捏皺。
其餘閣老被他的大動靜嚇了一跳,皆頃刻間側過腦袋看向他。
「這份, 你,你們看看」, 馬閣老的臉色有浮上些許激動,聲音都染了一絲顫音。
汪閣老見狀, 笑了笑,調侃道,「這是多好的文章,才能讓咱們往日裡那般從容的馬大人這般讀之失色呀。」
聞言, 馬閣老的老臉上難得一紅, 「咳咳」一聲後,告訴他們,「各位閣老先看看吧。」
他立馬把手上的文章放置桌上。
等幾位閣老相繼看完, 楊首輔瞥了一眼劉旭,見這位劉閣老面上的神色沒半分變幻, 才和其餘閣老說道, 「這文章中的建議,乍眼一看是頗為有效。」
「就是不知這些法子的詳細章程,咱們小小年紀, 未經世事的新科小狀元肚子裡有沒有哈哈哈。」
他的話一出,只有馬閣老應道, 「讓這小子過來講講看便知了。」
戊字號房,這還是他底下修弘明年間朝政國史的修撰呢。
馬子生其實至今沒見過秦朝寧的。
一方面是他上了年紀, 精力有限,不常往下面去跑。二是,所有下面的人的編寫內容,會有人統一搜集排版,再呈給他過目。他下去跑的必要性不高。
「劉閣老,你怎麼看」,楊首輔楊譽良忽然看向劉旭問道。
面上不刻意,卻又問到點子上。
聽罷,在場的幾位閣老才想起來了,新科小狀元乃劉閣老的門生。
被點名的劉旭笑了笑,平和地指出,「說起來,咱們汪閣老可是正歷十年的主考官,想必對於秦朝寧的文章風格也是有所了解的。」
「眼下,倒是確實可以把秦朝寧喊過來說說他的思路。」
他的這兩句話說完,事實上既表明了和秦朝寧是座師門生關係的,除了他還有汪閣老呢,而又表明了他對於此事的態度,可以聽聽。
聞言,楊譽良見其他人都沒有別的意見,便說道,「那便讓他來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