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於黃河河水裡自身含沙量很高, 這種方法不僅不能拓寬河道,還會增加中下游的泥沙堆積,推高河床,在伏汛、秋汛時讓水患來得更加劇烈。
這造成的水患數量只有增加, 並未減少。
像黃河中游地段那一帶, 朝廷以前則是年年修築河堤,用土法子加固,加高。
這種治理方法, 最終的事實證明,都是治標不治本, 往年時常在黃河水量上漲期間顧頭不顧尾。
至於水災多發的下游地帶, 決口泛濫則是每年都多發。
這片區最為蕭條,百姓受其害最為慘重。朝廷以往在這裡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都收效甚微。
這幾年, 豫州城府衙還多次派出人員去到下游地帶勸那些土生土長的百姓們進行搬遷。
不過,這其實仍舊只是無法中的無奈之舉。
秦朝寧他們一行人這段日子裡要考察的河道, 是沿著豫州境內,屬黃河流經的中段和下游地帶。
任務算得上是很重的, 因此,他們連徒步的速度都得加快,儘量節約時間。
今日,豫州城府衙派給秦朝寧一行人的衙役,把他們帶到的地方,是黃河中段水流最急促猛烈的一處河道。
在這裡,秦朝寧他們可以直觀感受到河水裡潛藏的蓄力和危險。
河面上,土黃色的波浪滾滾,水流湍急。河水狂暴且疾速地沖刷著河岸,像是一頭毫無牽制的猛獸,玩命撲向站在河岸邊上的人。
秦朝寧他們被震撼到失去了言語一瞬。
大自然撲面而來,仿佛能撕毀一切的力量,顯得他們這樣的物種渺小至極。任何反抗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都如螻蟻般不堪一擊。
在場的所有人,被四濺的河水打到身上時,皆是驚呼一聲。
這景象實在壯觀,像是能夠烙印在他們靈魂上一般牢固,讓他們見之不忘。
之後,他們一行人在後續的一個月里,走遍了黃河中下游地帶。
期間,他們還走訪了其中的部分村落,了解當地百姓真實需要面對的災難情況,以及百姓們是如何討生計的。
等到了清明前,他們才回到豫州城內。
驛站那邊,這段時間裡堆放了許多從京城寄過來給秦朝寧的信件,還有各種鏢局送過來的箱籠。
而府衙那邊,朱知府、曾知州、湯通判在秦朝寧他們返程,就去城門接他們了。
在看到秦朝寧一行人像是脫了一層皮似的狼狽,幾位大人不由得發自肺腑對他們產生了敬佩之意。
尤其是,他們細想秦朝寧還比他們府上的兒子年歲小後,他們幾人的感受就更加複雜。
朱知府幾人難得心生不忍,對秦朝寧疼惜上了,派人給他送過來一堆好吃的飯菜。
後面,整個豫州府衙的官吏們在朱知府他們的帶領下,對秦朝寧他們所需幫助的地方愈發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