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對秦朝寧的外放經歷很好奇,對他接下來究竟會高升去哪裡就更好奇了。
不過,沒等秦朝寧逐一解答他們的疑惑,就有內侍過來翰林院傳召秦朝寧上朝。
那位曾經帶過秦朝寧的蘇修蘇大人,眼下看著內侍和秦朝寧離去的背影,心裏面感慨萬千。
幾年過去了,他自己還在翰林院修史。
而那個當年才十三歲的狀元郎,為官這幾年累計做出來的豐功偉績可真是太多了。
瞧瞧,這孩子已經被磨礪成參天大樹一般,通身氣度都甚不凡,再回望他自己,而立之年,卻仍舊在修史。
人比人比死人!罷了罷了,人各有命。
「蘇修撰,您看小秦大人,接下來還會留在翰林院嗎?」戊字號房的一位編修朝蘇修問道。
聞言,蘇修面不咸不淡地瞥了對方一眼,「以小秦大人的能力,去哪裡不是都能闖出一番天地來嗎。」
「既然去哪裡都是好結果,那麼去哪裡又有何不同?」
聽罷,其餘幾位編修、修撰被他的話平白扎心了一瞬。
他們像是打翻了百年老陳醋一般,酸了。
「幹活幹活了,馬閣老還趕著今年結束弘明年間朝政國史的編撰呢。」蘇大人催促大家別再閒聊,趕緊忙活起來。
而太和殿上,歷帝和文武百官此時看上去都有微微的心不在焉。
朝臣們陸續在啟奏的內容,大多是無關緊要的事,那架勢仿佛磨洋工一般。
直到秦朝寧被帶上殿來,歷帝雙眸立刻短暫地亮了一瞬。諸位百官也頃刻間來了精神,一掃剛才那無精打采的狀態。
「微臣秦朝寧,參見陛下!」
「愛卿免禮。」歷帝說道。
他看著完全長開了的秦朝寧,心下覺得自己果然是英明神武,連欽點個狀元郎都能點出這麼個儀表堂堂的小子來。
當下,百官最前排,站著的是楊首輔。
今日,他看上去老態龍鍾,精神氣不是很好。見秦朝寧上朝了,他便緩緩抬眸看向他,目光有幾分專注。
而劉旭劉閣老,同樣是在文官的第一排,此刻也是朝秦朝寧看了過去。
從他的視線看過去,只見門生幾年不見,如今已是身高八尺,面容俊俏。他的身上,早已沒了當年半大孩童的影子。
大殿中央的秦朝寧,此刻與他們的目光對視,挺直腰背,隨時準備聽候歷帝發話。
「秦愛卿這些年辛苦了。」歷帝一句話就把秦朝寧的功勞定性了下來。
能做事的人,他記著呢。
這時,他先讓秦朝寧給他以及文武百官講講在豫州那邊的經歷,重點講一下黃河水患的治理為何能夠有此成效。
秦朝寧聽命,便把治理水患相關的事項都一一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