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凜從夢想破碎中恢復過來,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們傅山長的話,「咱們傅山長的話說得對,不是我們不好,而是外面的人不知道咱們農學院有多好,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放棄了。」
「對對,山長的話有得有道理。」谷院長也跟著附和道。
其餘的人才從羞愧和氣餒中抽出神來,對,不是他們農學院不好,而是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好,日後他們一定要努力讓別人知道他們農學院的好,讓所有來他們燕大書院讀書的學子們首選他們農學院!
看到大家從垂頭喪氣中走出來了,傅秋白的眼裡閃過一絲笑意,繼續說道:「眼下我們農學院招不到學生,這個事情說容易也不容易,但是要說難處理,肯定也不是處理不了的事情。既然遇到了問題,我們就大家都一起來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這裡倒是有個想法,你們要不要先聽一聽?」
「好,你說,我們都聽著。」韓凜當他們傅山長的捧哏。
其他人臉上也都表露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色。
其實沒有人願意來農學院讀書,傅秋白在這段時間裡也想明白了,雖說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士是拍在第一位,農是拍在第二位,實際上在士農工商這些人裡頭,農民的日子才是過得最為艱難的。這裡頭無論是士人還是工匠、商人,他們或是有權、或是有錢、或是有一門手藝在身上,都餓不著肚子。只有什麼都沒有的農民,他們只能靠幾畝地吃飯,甚至是有一些人連地都沒有,世代只能給地主當佃農,一年到頭辛苦種出來的那點糧食,都不夠繳納地主家的租子、不夠繳納朝廷的賦稅,萬一遇到天災人禍,就是賣兒賣女。
農民一輩子都在試圖掙脫土地,他們供養家中孩子去讀書,去參加科考,就是希望家中能出一個讀書人,從此改換門庭。而士人和商人工匠們就更是如此了,士人家中多出士人,商人家中多出商人,匠人家中多出匠人,哪怕是商人子弟不從商,他們必定是入仕。匠人子弟不學匠,也必定是入仕。但是無論是士人、商人還是匠人,他們都絕對不會讓孩子去變成一個農人。而農人世代都想掙脫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就更想掙脫農門,培養出一個士人,斷然不會希望子孫後代繼續當一個農人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傅秋白就明白了為什麼他們農學院招不到學生了。既然遇到了問題,那他們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今日他把大家召集來這裡,也是為了商量這個事情。
「農學院事關到我們北地日後的農事畜牧業的發展,關係到日後千千萬萬的百姓是不是能吃飽肚子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把農學院重視起來。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前面這十年時間裡,來農學院讀書的學生都一律免除束脩,另外每個學生每月發放三百文錢的食宿補貼,這樣若是家中困難的孩子,他們也有一條路選。」
「第二點呢。」說到第二點,傅秋白轉頭看向坐在他旁邊的小夫君,問道:「工部下面有一個屯田司,你知不知道了?」
「……管地的?」韓凜隨便蒙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