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隨著長大,童年的記憶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很多時候,宋知言忙著學習,忙著生活上各種各樣的瑣事,很少會想起童年。
但很偶爾的時候,就像現在一樣。
他會想起當年那個狹窄逼仄,足足睡著十多個孩子的房間。
他會想起院長媽媽用戒尺抽在他們的手掌心,逼迫他們學習的嚴肅表情,只因為學習好的孩子才更有機會被領養。
那時候宋知言還小,不懂太多的道理。
他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要被領養,所以他拼了命的學習。
可是,孤兒院的學習環境實在是太差了。
光是顧著活下來就已經很辛苦了,又哪裡有條件去買靠譜的學習資料,更別提去上輔導班了。
小學的時候在村裡的小學上課。
老師不大管,院長媽媽也不懂,為了學習宋知言吃了很多苦頭。
直到上了初中,宋知言年紀也大了一些,他才意識到自己和普通的孩子學習條件差距有多大。
而他也算是幸運,來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學校,有著相對靠譜的老師。
但孤兒院的其他人卻沒那麼好運了。
有些人甚至因為跟不上進度,決定輟學。
於是那一年,宋知言開始記筆記。
那時候沒有錄音筆,他就鍛鍊自己的寫字速度,把老師課堂上的重點全都記下來。
後來,他又開始練字,想要把筆記記得更清晰,這樣他回去以後,小夥伴們就能完全看得懂筆記。
記筆記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後來宋知言考研。
那時,他的同期夥伴其實大多已經不上學了,但宋知言還是堅持會每年把自己的學習筆記寄回去。
因為他知道。
對那裡的孩子來說,這些學習資料,意味著希望,更意味著未來。
哪怕無數個孩子中,只有一個他的筆記派上用場了,宋知言也會感到非常的高興。
因為他想。
如果當年他也有這樣一份筆記的話,一定能夠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彎路。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其他人撐傘。
宋知言的想法就是這樣簡單。
他當然也不是不爭強好勝,不想要保證自己在這個節目裡的第一名。
但是,比起第一名,果然還是把筆記分享給更需要的人會更讓宋知言覺得舒服。
人活著不就為一個舒服嗎?
而且宋知言其實不同意江燁所謂的「競爭對手拿了他的筆記就能超過他」的所謂威脅論。
當年那麼多人都拿他筆記複印了。
有誰考過他了嗎?
並沒有吧。
既然當年如此,此刻的情形應該也就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