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清楚每日備貨和損耗嗎?”
“門店我大概有數,網上訂單還不穩定,反正賣完即止……”
“麵包房的目的是盈利。”蘇青想了想說,“我重新核算。”
此前三姊妹達成了共識,麵包作為澡堂的周邊產品,向澡堂客人免費供應。對於無家可歸的人來說,有麵包與暖氣的澡堂,會是冬日裡的庇所。
老澡堂從模式上無力與洗浴中心競爭,而改變模式與定價策略,違背艾秀英一直以來的理念。維持澡堂的經營,“不盈利”才是出路。蘇喬拿著張小梅與女性朋友籌集的啟動資金,在北京找到經驗豐富的 NPO 組織背書,創投並設立項目。諸如,資助縣城及鄉下貧困女童讀書,向受困於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法律援助,並幫助她們重建生活……
一切正在籌備中,與建築改造同步進行。她們唯一不變的堅持,是為之冠以艾秀英的名字。
艾秀英正在度過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夏天。
她學會了直播、駕駛,甚至衝浪。
衝浪的村落聚集一群嬉皮士,他們在電子設備上工作一小會兒,便開始了享樂的一天。
數字遊民?比特幣?NFT?數據分析師?被動收入?
艾秀英一知半解,在直播間感嘆,時代真是變了,以前怎麼也想不到還有這種活法。
江黙濃說,老閨蜜,學吧,學到老活到老。
兩個老閨蜜玩啥播啥,敢說敢做,一點不遜於網際網路弄潮兒。直播間熱度節節攀升,出現好事者爆料她們過往隱私。她們嬉笑怒罵,全然不當一回事。
這天江黙濃帶艾秀英去奢華酒店做 SPA,結束之後艾秀英在直播間分享,“有機會你們去東北玩,找一家老澡堂,搓澡按摩要啥有啥,可得勁了!”
“英子開澡堂的?”
“開在哪兒的?”
“就一破澡堂!”
彈幕嘩啦飛馳,忽然整齊劃一,“英子,快看看你們家澡堂搞成啥樣了!”
“啥意思這是?我咋跟不上你們網速呢……”艾秀英抬了抬老花鏡,覷眼盯住屏幕。她愈想愈起疑,當即給童詩情打電話。
童詩情收了三姊妹的封口費,起初支吾著不敢說。艾秀英一聲河東獅吼,教她嚇破膽,統統招來。
艾秀英當即收拾行囊,扛起衝浪板上了房車,江黙濃險些沒追上。
星夜奔馳,回到縣城,艾秀英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 slogan,這是吾心安處。北方的冷風吹拂曬紅的臉頰,她扛著衝浪板,撞開了澡堂陳舊的大門。
整個澡堂大變樣,入口甬道寬敞無比,盡頭立起隔牆,看不見通往浴池的門。天藍色馬賽克瓷磚吧檯上,巨大的彩繪玻璃燈盞懸吊,映著紐扣製作的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