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動物成長速度慢,一頭豬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欄,哪怕是從外國引種出來的白豬,也差不多要十個月左右才能出欄。
而後世有加速生長的飼料,基本上半年就出欄的,有些甚至不到半年,三四個月就出欄。
那樣的豬肉還小,吃起來有點膻味。
秦宸前世就吃到過,骨架比一般的豬要小不說,味道也重。
「殿下,臣沒有抱怨的意思,相比前朝大秦軍隊的伙食已經很好了。」
那時的軍隊大多數是用醋布代替鹽。然而大秦不需要用醋布,是正經的大白鹽給士兵們煮飯。油除了豬油,還有植物油,這些都沒有限制,每年國庫送一大堆到邊境分給各大軍營。
因此雖然沒多少肉食,但是油水還真不缺。
相比家中一年到頭也看不到一頓肉的伙食,軍營的伙食更好一些。
這也是太祖努力發展而來,為了大秦,一直鼓勵大秦的商隊有多遠走多遠,努力帶回其他國家的種子,讓它們在大秦生根發芽。
現在榨油的植物,都是從國外引進改良的品種。比如花生,比如玉米、再如此油菜等。就連本土的大豆也能榨油,這怎麼不算好事呢?
有了這些可以榨油的植物,百姓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不少。
雖然還是摳門,很少買肉吃。但是植物油也是油,炒菜也捨得多放一點油了。
再加上大秦的鹽價一直很親民,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有油有鹽的菜誰不喜歡吃呢?
太祖改變了大秦很多,唯有肉食還是受到了限制,不像後世大多數人每天都能吃上肉食。
不過相比百年前,現在的大秦在養殖上已經提高了不少。
飼料肯定不能和後世相比,可是相比百年膠也提高了不少,從一年出欄到現在八九個月就能出欄,進步已經很大了。
受科技所限,自然不能和後世比,相比別的國家,大秦已經進化得很快了。
秦宸覺得這樣就挺好的,大不了他多在北境養殖一些肉食,豐富大秦百姓的餐桌。
飼料這一塊還是要繼續研究,雖然後世的豬肉因為生長太快,味道沒有土豬肉好吃,可架不住它們是肉啊?
而且你要吃好吃的土豬肉,只要捨得花錢也是可以買到的。
所以你不能因為自己有錢就不想普通百姓吃肉吧?
豬肉多了,這價格也就下來了,價格降了,普通百姓就能吃得起肉了。不說一天三頓吧,三天一頓總行吧?
抱著這個想法,秦宸在自己的計劃書多添了一筆。
草原本來的優勢就是養殖動物,他當然不能本末倒置。但是在養殖的同時,也要注意草原的沙化。
因此不能養吃根的山羊,草原也要進行維護。種植的牧草更是要好好挑選,除了生長快的優點外,更要動物們都愛吃的品種。
這方面大秦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經過培育,新型牧草已經可以滿足這些優點,大量在草原上種植。
而且新型牧草一年四季都能生長,還特別提抗凍。秦宸要做的就是推廣這些牧草,讓大秦的草原上多種植這些牧草,防止草原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