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陛下給的糖果,男孩抱在懷裡誰要都不給,包括自己的青梅。
「呵呵。」
被男孩子的反應給可愛到了。
「這麼多年沒出來,想不到京城中的百姓這麼熱情。」
皇帝感嘆道。
「以後有的是機會,哥哥你就別難過了。」
秦宸扭頭看他一眼安慰道。
「我知道,我出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盛華區看看,這幾年盛華區發展得很好,都在向外擴建了。」
皇帝掀開帘子,看向遠處比別的區要看出一截的樓房,那是盛華區所在之地。
「要是它沒有進步,我才該頭痛了。」
秦宸聽了一臉正常,他當年花那麼多銀子,才建了盛華區,自然是想讓它蒸蒸日上,超越其他三區的。
「好多人都想搬進盛華區居住。」
秦昊這話是真的,雖然住處不及別的區,但是真的很方便。
而且盛華區還有一個其他區不具備的優點,那便是裡面的人比其他區更早開啟民智。
秦宸在北境開學堂,皇帝就在盛華區試點。
兄弟兩人一明一暗,同時開了學堂。
只是盛華區的學堂明面上要交錢,不過一年才一百文學費,哪怕最普通的百姓也能交得起。
孩子們在學堂學了字後,就回去教家人。家人年紀大了,學得慢孩子們也不急,因為先生說了,一天認一個字,一年就能認三百多個字了。
有先生的引導,盛華區除少數實在沒天賦的人,大多數都認得幾百個常用字了。
盛華區的和北境的成功,說明這樣的辦法是可行的。
本來那些送去的學堂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想多認幾個字,出來後好找工作。因為不追求科舉,所以他們學起來也比較容易。
四書五經這些比較難懂,只有追求科舉的人才會學它們。
其他人學習常用字就可以了,年紀大天賦又不錯的一兩年就能從學堂出來。當然也有可能留下繼續學習,參加科舉。
這些都取決於學生和學生的家庭,學堂不勉強。
年紀小的孩子,可以在學堂多學幾年,等出來可以做個帳房先生,也可以去鄉村當個教人識字的小先生。
看,讀多點書,識多點字,出來後真的不怕沒有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