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火種點燃柴堆,熊熊火焰將陶器包裹,待燒到還剩三分之一柴料時,用兩根長長的撥火棍,夾住陶器翻個面,讓它們倒扣在柴堆上。
直到陶器變色,不停地往陶器上覆蓋乾草料,乾草料燃盡後,在陶器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草木灰,有助於保溫和滲碳。
等灰堆冷卻,扒出陶器,清理掉表層的黑炭,清洗乾淨就能用了。
目睹這個過程的部落子民,從火堆燃起到燒至灰燼,都緊張地屏住了呼吸。
這樣真的可以嗎?
陶器不會被燒壞嗎?
陶器不會被燒成一堆灰吧?
隨著黑炭剝落、髒污洗淨,露出有別於生陶器的光亮色澤,子民們舉臂歡呼,圍著徐茵跳起了以往只在祭祀時才會跳的部落群舞。
徐茵獲得了500財富值。
她挑了挑眉,帶領部落子民燒出陶器的獎勵竟然還沒發現一座鹽礦洞多,莫非是因為低溫陶的緣故?技術含量太低?
部落子民卻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
他們的大巫帶領他們燒制出了漂亮的陶器,有了陶器,他們再也不需要用沉甸甸的石鍋烹煮。
陶器不僅比石鍋輕得多,用途也比石鍋大,它不僅能烹煮,還可以儲水儲食且不會發霉腐爛。
聰明的子民還提出一個想法:「大巫,我們能否用同樣的方法燒出陶器的蓋子?以防碩鼠偷吃我們的食物。」
徐茵笑著說:「當然可以,你們想燒什麼都行。」
這句話的後果就是——
藏鹽的山洞,不久後添了一堆形形色色的陶器: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有蓋的沒蓋的,有花紋的沒花紋的……
光著屁股蛋、貓憎狗嫌年紀的小崽子們也不再成天圍著木柵欄,逗裡面的雉雞了,都迷上了捏陶。
橫豎不是危險遊戲,捏得好的燒出來也能用,當爹媽的就隨他們玩去了。
徐茵看崽子們坐在大樹下和泥捏陶,小表情還挺專注,揚了揚唇角,陶泥對小孩子的誘惑力,還真是亘古不變啊。
就這樣,隔幾天就燒一批陶器,用不完就儲存在山洞裡。
儲鹽的石器,全部換成了有蓋的陶罐。
無論是鹽還是陶器,都是他們需要精心呵護的部落財富,它們將幫助他們換到想要的東西,並且成會交易會上的寵兒。
守護這個山洞的阿烈父親,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恨不得不用睡覺、一天二十四小時守著石洞。
自從徐茵來了以後,徐氏部落的子民一直沉浸在各種忙碌中,累並快樂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