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沒想好要不要學夜市街17號的商家,一看這麼多同行倒戈,並且成效還不錯,利潤是薄了,但口碑打出去以後,附近居民又都回來買菜了,薄利多銷之下,生意居然還不錯,畢竟海城的人口擺在那裡,於是更多的生鮮超市、蔬果店有樣學樣,忍著肉痛參照起了夜市街17號的經營模式。
徐茵知道後:「……」
她這算不算間接整頓了海城的蔬果生鮮市場?不曉得天道會不會分點功德值給她?
算了,與其靠分別人的功德值,還是自個多努力吧!
不管怎麼說,海城各家生鮮蔬果店的品控確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這些商家發現跟風確實能賺到錢,一個個都學乖了,不但學夜市街17號的經營模式,還學它的經營內容——助力滯銷農產品,愣是把滯銷農產品捲成了暢銷品。
如今,各大超市的蔬果生鮮區,最受歡迎的成了以前容易被忽略的國產貨,倒是那些進口產品,因為售價太高,或是性價比過低,漸漸的沒人捧場了。
國產的不僅便宜,品質還比進口的好,就譬如水果,進口水果很多受原包裝局限,沒法像國產水果一樣在上架前篩選,顧客買回家拆開包裝,才知道品質,運氣不好也會遇到爛的或是乾癟沒水分的。
國產水果以前質量參差不齊,現在沒這個擔心了,上架前一律經過嚴格篩選,個個都是品質果,久而久之,大家都傾向於買國產水果了。
除非是國內沒有的,大家會買點進口的嘗嘗。
其他產品也一樣。
這個現象以海城為中心,逐漸往其他省市輻射。
進口的蔬果生鮮,在華國的銷售量第一次出現大滑坡。
那些個出口大國起初沒在意,但隨著這個數據每個月都在下跌,頓時坐不住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派人一打聽,說是華國內銷額在遞增。
再打聽,是被一家名為「夜市街17號」的店鋪帶起來的,這家店憑一己之力把滯銷的農產品帶成了暢銷品,如今還和其他商家聯手把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捲成了暢銷品,導致進口量與日俱減。
出口大國:「……」
怎麼辦?難道他們也要跟著卷嗎?
第1581章 帶著修真記憶回到現代(31)
一晃五年,「夜市街17號」分店已然遍布神州大地。
不論是繁華程度在全球排名也是數一數二的一線城市,還是偏安一隅的四五線小縣城,都有了「夜市街17號」的分店,無非就是規模大小。
飼料廠、肥料廠也在這些城市開設了分廠,以便及時接收當地分店在上架前及時淘汰的不合格產品,轉化成綠色有機的飼料、肥料後在當地市場出售,省的旗下車隊太過忙碌。
別看分店如雨後春筍年年冒、月月有,但品質始終保持著總店的水準,服務等其他方面也絲毫不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