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宮宴的頭一天,屬於長春宮的年例由內務局派發過來。
有金錠兩枚,白銀二十枚,以及各色錦緞共計數十匹,還有獸皮兩件。
宮裡頭的器物禁止外流,但錢銀不一樣。
溫顏掂了掂那兩枚金錠,沉甸甸的。
這些錢銀用作購買棉花種子足夠了。
她歡喜地看呈上來的布匹,花色多數都偏鮮艷,畢竟她年輕。
采青是陪嫁來的體己人,溫顏挑了一匹布給她裁衣。
因著是婢女,不能越級,只能用次些的緞子,但也體體面面的。
還有程嬤嬤和小安子各選了一匹賞賜。
明日就是宮宴,每回遇到這種大型場合,程嬤嬤就會花費心思把她收拾得光鮮靚麗。
翌日一早她就被催促起來梳洗。
溫顏睡眼惺忪,作為一名起床困難戶,早起真的需要勇氣。
采青給她洗了把冷水臉,她才稍稍清醒了些。
用完早食,一干人等麻利地打理她的行頭。
圓髻被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的妝容偏穩重,頗顯端方。
白色裡衣外是加絨的杏色交領衫子,外罩鮮亮的團花紋橙色短褙子,下半身則是破裙,裙內穿了保暖的長褲。
短褙子布料厚重挺括,內里夾絨,極具保暖效果。
溫顏生得白淨,搶眼的橙色襯得氣色極佳。她站在衣冠鏡前,再次折服於程嬤嬤的審美。
采青取來禦寒的牙色斗篷,程嬤嬤給她披上。
室外冷,需斗篷防風,到了室內就可脫去,因為有炭盆取暖。
像宮裡頭的主子們都有地龍供暖,用煤炭作原料供應整個冬天。
但要在入冬才開始供應,因為這個時代的煤炭極其昂貴,一個冬天就會燒掉不少錢銀開銷。
這會兒才到深秋,若是覺著冷,多數都是燒的炭。
迎春殿的李嫻妃過來同她一起去保和殿,相比之下,李嫻妃則打扮得素淨得多。
看到溫顏那模樣,李嫻妃毫不吝嗇誇讚道:「淑妃妹妹當真水靈。」
溫顏打趣道:「姐姐可莫要哄我。」
李嫻妃拉著她的手打量,「這身極好。」
稍後小安子來催,「兩位娘娘該動身了,可莫要誤了時辰。」
二人這才起身。
此刻保和殿那邊已經來了不少人。
見到玉陽夫妻,寧國公楊忠懷多少有些尷尬,特地避開他們。
在場的皆是京中有爵位的權貴,相互間熱絡笑談。
鄭惠妃攜太子而來,人們紛紛同母子行禮,她一如往常端的是賢妻良母的形象。
那時人們都覺得她日後多半會成為正宮娘娘,故而對她的態度頗為敬重。
太子周淵是從齊王府過繼來的,對那房人自然要親近些,與他們說了好一會兒話。
溫顏她們過來時人都來得差不多了,玉陽朝她招手,她攜李嫻妃一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