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寺里的人們只把兩名受傷的僧尼救出,李嫻妃因屋舍垮塌被埋入其中,不幸遇難。
後來人們撲滅大火,把她的遺體從灰燼里找出來,已經被燒成了黑炭一般,面目全非。
因她曾是宮裡的妃嬪,清雲寺差人來詢問作何處理。
溫顏想了想道:「且尋一尋李家,是否還有親眷在,將其領回去葬了吧。」
內侍應是。
這事得跟周瑾行說一聲才行,萬一他後續追究起來,溫家也脫不了干係。
用完飯後,趁著天色沒黑,溫顏親自去長春宮。
現在周瑾行成為溫淑妃,斷不能讓溫家的信息遞到他手裡,若不然就穿幫了。
故而溫顏過去同周瑾行提起這事時是當著采青的面說的,給她提了個醒。
聽到李嫻妃不幸身亡,周瑾行一點都不意外,當時放她出宮還是錢嬤嬤求的情。
溫顏細細觀察他的神色,試探道:「朕差人去尋一尋李家是否還有親眷,把她的遺體領回去安葬,可妥當?」
周瑾行淡淡道:「一個罪人罷了,隨你怎麼安排。」
溫顏稍稍放心。
李嫻妃原本就不是一個起眼的人,她的生死對於宮裡頭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
而遠在京城外的遇難者此刻已經成功脫身,甄氏帶著她隱藏於一處鄉下。
當初為了今日的脫身,籌謀了大半年。現在陳伯已經回了京,留甄氏在這裡照看。
小屋簡陋,油燈散發著微光。
李嫻妃頭戴布巾,身穿粗布衣,完全是農家婦人的打扮。
甄氏給她盛來一碗餺飥,說道:「月娘今晚將就用著,明日一早我們就離開這裡,前往乾州那邊。」
李嫻妃擔憂問:「陳伯呢?」
甄氏:「他得回去應付京里,以防萬一。」又道,「我們先行離開,邊走邊等,你的路引也都備上的,以後就叫陳麗蘭,對外說是我們夫婦的女兒。」
李嫻妃點頭,「我什麼都聽大娘的。」
甄氏有些小歡喜,感慨道:「月娘在宮裡困了十餘年,可算熬到了脫身之日,倘若夫人他們還在,不知得多高興。」
提起家中父母,李嫻妃有些許黯然。
甄氏寬慰她道:「今日既得了自由,往後就得往前看,莫要再回頭。」
李嫻妃點頭,「大娘言之有理,我現如今才不到三十,就算活到五六十歲,也還有二三十年的日子要過,理應往前看。」
甄氏笑道:「正是這個道理。」又道,「碗底有煎蛋,月娘趁熱吃。」
冬日寒冷,可是這間小屋裡卻充滿著親情的溫暖。
這天晚上李嫻妃翻來覆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對未來的暢想。
回顧往日宮中的情形,像是做夢一樣,她竟然真的從那個囚籠里飛出來了,委實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