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果斷又決絕,毅然決然地辭掉了在旁人看來安穩無憂地倉嗇夫職位,遠離妻兒,背起篋笥來到蘭陵,拜師荀子。
這時他已經三十歲了,正值而立之年,依舊有勇氣跳出這個安樂窩。
和師兄韓非想要救國圖強,變法改革的想法不同,李斯一開始的目的就很直白,也很簡單,他想要功成名就。
目的簡單,途徑卻很困難,咸陽路這條功名路並不好走,王權富貴之下埋得都是累累白骨。
李斯早在上蔡時就聽過姜珂的名字了,據說她年紀極輕,是鬼谷子的徒弟,下山之後又曾在邯鄲跟隨荀子學習六藝。
和現代隨便拜師不同,這時講究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孟子才會在門徒陳相棄儒從農時大發雷霆,可姜珂居然能先後拜鬼谷子和荀子兩個人為師,所有當事人居然都沒有對此感到任何驚訝,認為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有李斯感到驚訝。
孔子弟子三千,荀子弟子不說成千也達數百,結果在邯鄲時荀子就只給韓姜二人上一對二小班授課!?
這可是自己從來都沒體會過的待遇啊。
兩位名師傾囊相授,就算是個棒槌都能給教成明珠了吧?
更別說他那師兄韓非還曾有一次無意中提起,當時荀子有意要帶姜珂入楚,是她自己主動拒絕的。
李斯到達咸陽城,聽聞秦王薨逝,太子掌國時,他對於姜珂的好奇心達到最大。不過後來,他決定要去投奔文信侯,便將拜訪姜珂這件事擱置下來了,一直到今日,還是文信侯主動和他提出,聽說姜珂之前也曾在荀子門下學藝,和李斯算是同門,問李斯是否要去拜訪這位「師姊」一下。
李斯憑藉這些年在楚國官場中得到的經驗,看出來這是文信侯自己對姜珂感興趣,但又沒有理由明面召見,才給他劃開了這個口子。
否則李斯是不好主動來找姜珂的。
所以,姜珂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是糞土之牆,朽木之才,還是隨和之寶,崑山之玉呢?
時間一點點過去,探究好奇的種子在李斯心中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又在等待中逐漸生長,枝繁葉茂。
急得他都快把衣袂揪開線了。
終於,在衣袂斷開之前,李斯聽到了一道沙啞的聲音。
「珂剛剛田中出了些差錯,讓李郎衛您久等了,還望多多見諒。」
人未至,聲先到。
「是斯之過,未提前下拜帖,貿然來訪,打擾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