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珂這話是真的說到他心里了,因為商君變法,秦國是七國中最不看出身的國家,無論是誰,想身居要職,都必須靠軍功和貢獻來拼,這個原則,在咸陽是行得通的,可對於那些偏僻之地,鄉長,縣長等這些職位,表面上是要經過官吏考核,雖然其中有喜這樣純靠自身實力立身的,但實際很多鄉吏豪紳都有暗箱操作。
小吏的兒子是小吏,嗇夫的兒子是嗇夫,其中人情世故必不可少。
「那,依卿所言……?」
「大王,我最近在研究一件事。」她將身前抱著的一沓子文書放到嬴政面前,文書最上面的字體相比平時大了數倍,且顏色還是顯眼的丹黃。
科舉制(初稿版)
「科舉制也是一種用考試選拔官吏的方式,只是相比從前更加正式了些,是從咸陽到地方統一進行的考試。」
其實,姜珂對於科舉制的了解一知半解,並不精通,所有信息都來源於影視劇和小說,翻遍了整個文具區,書里有關科舉制的內容也大多都在描寫它的意義,所以這份手稿,正如其名,真的……很粗糙。
嬴政同樣看出來了,這份手稿並不像姜珂以前寫得那樣精細,就像還未開始鍛造的磚瓦之坯,很簡陋,甚至有的字跡雜亂到都連在一起了,但裡面的內容卻是別有天地,很耐人尋味。
嬴政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一頁之後,忍不住再伸手翻開下一頁,結果映入眼帘的不是關於科舉制的內容,而是咸陽上一季度的財政報告。
他抬眸,問道:「這之後的部分,你忘在宅里了?」
「沒有啊。」姜珂一臉清澈的表情,「這些就是全部了。」
「所以我才在這上面寫了初稿二字啊,因為後面的內容我還沒想好怎麼寫。」
科舉這個制度,按理來說應該等到統一六國之後在執行,然而如果那時候拿出來,受到的阻力就太大了。
譬如韓非,他就是科舉制頭號反對者。
雖然姜珂從來不聽他的反對。
還有秦庭內的一眾貴族世家,姜珂都能想像到他們彈劾,反對自己時的那副醜惡嘴臉,所以,她要現在先潛移默化地在嬴政耳邊嘮叨幾年,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嬴政無語道:「那你快些寫。」
這種看得正有興致時卻忽然戛然而止的感覺,可真糟糕。
嗯,不對。
嬴政突然想起來,按理來說咸陽上一季度的財務文書上交時間應該是兩天後:「你這財務文書送來的這麼早?」
「嗯。」姜珂伸手比了個三,自豪道,「太倉令他們送來的數據,我熬了三個通宵才核對出來的,對了好幾遍呢,不僅快,而且還絕對準確。」
其實她是和嬴嘉,張辭一起核對的,但是這種找外援的事情就沒必要讓嬴政知道了。
「為了抽出時間寫科舉文書?」
「不是。」姜珂搖了搖頭,「最近有約。」
「荀門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