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普通的豬。」姜珂解釋道,「十數年前,大王剛剛繼位時,上天降下了兩種名為玉米和棉花的種子,經過數年培育,勉強能達到孟子口中的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但是後面那句"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就讓我們犯了很大的難,琢磨了很長時間才研究出這個法子。」
其實並沒有很長時間。
「我們發現劁過的豬,也就是給豬去勢之後,便不會有有腥臊味,吃起來肉質鮮美。最重要的是,劁過的豬會長得很快,只需要六個月就可以出欄宰殺,既能節省草料糠殼,也能讓黔首們多吃一些豬肉,裨補身體。」
張蒼他們剛開始聽到這些,還只是感到□□一涼,但後來,見微而知著,逐漸意識到秦國和魏國的不同。
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可秦官們卻在籌謀如何能自上而下讓黔首有肉吃,魏武卒威風不再,同樣的魏王也沒有想過如何能讓國家並無凍綏之憂。
秦魏之間,宛如一顆正在長出新芽的樹木和一副垂垂老矣的軀殼,很輕易就能區分出勝負。
幾人突然意識到,如果秦國能繼續這樣發展,他們前程可期啊。
就比如找到一份薪資高,待遇好,自己喜歡的工作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每天努力工作,祈禱著公司千萬不要倒閉了。
唯有一人是個例外,張良轉身,不想繼續聽姜珂說話。
他剛到秦國時,盼望著趙國能擊敗秦國,因為趙國是山東六國里唯一有能力正面對戰秦國的國家,結果趙國滅亡了。
於是又盼望有人能去刺殺秦王,他總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這世上就應該有人在此時刺殺秦王的,結果沒人刺殺秦王,倒是燕國那個太子被人給刺殺了。
最後,張良只能將希望寄於秦王身體不好,早死,畢竟秦莊襄王和秦孝文王全部都早死,可沒想到秦王政繼承的居然是他高祖秦昭襄王的身體素質。
張良體弱,他估計再這樣下去恐怕自己都得死到秦王前面。
絕對不行。
他絕對不能死到秦王前面,他還要親眼看著秦國滅亡呢,至少也得活到去雲夢澤找那天那位老叟的時候。
於是他去找了秦彭生,向他詢問強身健體,延長壽命的方法,最後得到一堆草藥和一句醫囑。
少年人啊,每天心裡不要壓那麼多的事情,少憂思,少鬱憤,看開點,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好了。
首先,張良認為秦彭生的醫術的確很好,能診斷出來自己憂思過重,鬱結於心。
其次,我國都亡了,你讓我怎麼心情變好,怎麼能看開?
為了讓自己多活幾十年,張良只能按時喝藥,努力看開,就比如今天,姜珂在說秦國有多好時,他就不想聽,越聽越鬱悶,乾脆轉身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