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說一事,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言論去適應君主的言論,而不是讓君主來適應自己。
姜珂連夜反覆品讀了韓非的幾篇作品,不愧是法家先驅韓非子,寫得就是好。
當然,她未來的姜子也不差。
殿內,一片寂靜。
姜珂對嬴政說道:「我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世上怎麼會有人認為周公賢德呢?」
周公之名,舉世皆知,自他之後,但凡有賢明之臣,皆試圖以周公自比,怎麼在她口中,周公反而變成不賢德的人了呢?
嬴政看向姜珂,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古人雲,君無戲言,所以當初周成王封少弟於唐時,周公堅持要求按照成王之言去辦。」
這是周朝時的一個典故,周成王很喜歡自己最小的弟弟叔虞,有一次他和叔虞一起玩耍時,將一片梧桐葉子剪成玉矽的形狀送給叔虞,和他開玩笑道:「我將這片土地封給你。」
於是周公便向成王和叔虞表示祝賀,成王一聽,有些發懵,對周公說道:「我只是開個玩笑啊。」
並不是真的想給叔虞封地。
可是周公卻對他說:「天子不可戲。」
成王沒有辦法,只好將唐這個地方封給了叔虞。
「但臣以為,周公若真是賢德之臣,便應該在成王分封之前阻止他分封,或者提前教導成王君無戲言這個道理。而不是在對成王說了戲言之後促成這件事。這和馬車撞到樹上才知道轉彎,孟春解凍時才知道買棉衣有什麼區別?」
雖然嬴政聽出了姜珂話中的潛在意思,但還是被她這清奇的比喻逗得忍俊不禁。
姜珂:「臣想要當一個賢德之臣。」
我可沒批評你這個大王當得不好,我這是在自我批評,自我反思,無法成為一名賢德之臣。
「所以,姜卿要來勸說寡人何事?」
雖是疑問句,但他心里已經有了答案,無非就是攻楚一戰誰當主帥這件事。
姜珂:「古人有云:薑桂之性,到老愈辣,王翦將軍年紀雖大,依舊可以勇冠三軍。」
嬴政:……她這都是從哪認識這麼多說話頗有道理的古人?
「生薑之性,亦不遜於老薑。」
姜珂:……
麻了。
戰國時期,生薑的姜和姜姓的姜並不是同一個字,她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還是個文盲,不認識字,特別義正言辭地用現代思維告訴燕丹和嬴政自己姓姜,生薑的姜。
現在回想這段黑歷史,簡直尷尬到想要原地挖個地洞鑽進去。
也不知道他這句「生薑」是在夸自己,還是在代指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