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老史官意識到了這個重點。
柱下史:得,又來活了。
於是他將趙珩的名字寫在史書上,隨後開始記錄。
嬴政:……
嬴政當了這麼多年大王,一下子就能看出趙珩的小心思,這人今日的行事作風真是深得姜珂真傳,他還有心思想這些,那就證明姜珂現在安全的很。
孟羊將信呈給嬴政,他拆開信封,展開信紙,一字一句讀了起來。
第一句,很正常的姜氏日常問候。
第二句,姜珂告訴嬴政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還說了這件事可能姜珂和嬴政都會不敢相信,這大大地激起了嬴政的好奇心,驅使他迫不及待繼續往下讀。
第三句:我在雒越造反了。
哦,造反了啊。
讀到這里時嬴政甚至都沒反應過來,還繼續往下讀了,然後是帶著一百人,造反成功,雒越王絕嗣……
掎角之勢,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兩相夾攻一定能以最小的代價平定百越。
不對!!,阿珂說她幹什麼了?造反!?是寡人想的那個造反嗎?
嬴政突然意識到了不對勁兒。
他的視線迅速往上移,又重新讀了一遍姜珂的信,終於確定這就是自己想的那個造反。
她在一百位士兵前加的前綴是……足足,而非區區。
寡人出行遊獵時帶去的陛盾郎都不止一百位,她居然帶著一百位短兵在雒越造反了,最神奇的是居然還成功了!?
嬴政繼續往下看,這上面很粗略地寫了姜珂造反,阿不,是平定叛亂的一些過程,雒越王連帶著他的十八個子女全都死了……
此時的嬴政終於意識到降書是一份投降書,而不是雒越的特產。
他看了一眼在座的武將們,被嬴政這麼一看武將們只覺得自己身上涼颼颼的。
嬴政,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君王了,不能因為阿珂的一封信就在臣子面前露出太過驚訝的表情,你要做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精於術勢的君王。
嬴政強壓下自己心中震驚,繼續往下看。
姜珂:大王我在雒越找到了一年三熟的稻子,許存正在研究如何將它在黃河以南大面積種植,但是可能後續科研經費不是很夠,需要您支援一些。
嬴政視角:***稻子**一年三熟***大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