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案上,姜珂感嘆道:「北地的栗子真的好吃。」
當年蘇秦遊說燕文候時曾經說過燕國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細作,而足於棗栗矣。
燕國特產棗栗,這二者的飽腹感很強,可以當做糧食食用,詩經有云:「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如今已到八月中旬,正是棗栗豐收的時節,燕地的栗子個頭飽滿,軟糯香甜,姜珂入鄉隨俗,和當地人一樣享受這裡的特產,吃的簡直是不亦樂乎。
除此之外,因為這裡臨海,海味種類不僅多,而且還特別鮮美,魚蝦海貝,螃蟹海膽,應有盡有,好多都是大家之前從未見過的海味。
有些海味模樣長得奇形怪狀,看起來有些恐怖,一開始,夏侯嬰他們還不太敢吃,只簡單地吃些了黃魚之類的,但後來隨著姜珂一句「來都來了,嘗一口試試吧。」的勸說,他們禮貌性地嘗了一口,隨後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真香。
姜珂還不忘提醒一句:「快點吃,吃完咱們去海邊撿小螃蟹。」
然後為大家制定了完美的旅遊攻略,包括但不限於泡溫泉,趕海,去市肆閒買紀念品等。
最後又小聲感嘆道:「唉,要是高漸離也在就好了。」
她有點想聽曲了。
樊噲被蒙恬派到東瀛島上不辭辛勞地指揮倭人奴隸們挖礦,姜珂他們卻在海邊快樂度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東地區乃海濱鹽滷之地,大部分全是鹽鹼地,不適合種莊稼,所以這裡的大部分漁民以捕魚貿易為生,長久下來,精準地知道哪裡的海域能捕到最多的魚,何處海域的魚蝦最肥美。
遼東的海一般在卯時中期,也就是早晨六點左右退潮,這時候太陽剛剛升起,淡青色的天邊燃起一抹亮色,金紅色的圓球慢慢向上爬,剛開始只是一彎輪廓,後來逐漸變成半圓,最後完全脫離海面,衝破雲霞爬到天上,暖色朝霞的餘暉灑落在海上,灑落在每個人身上,絢爛如錦。
早晨的海面溫度不算太高,海風輕拂,吹起人們的碎發,帶來一陣涼爽,此時潮水已經褪去,海浪相互拍擊打成發白的泡沫,大家走在岸邊,淺水、灘涂上石塊兒有些硌腳。
姜珂他們趕到的時候,海邊已經有很多人了,漁民們家中都不富裕,當然不會放棄這些上天賜給他們的饋贈,每個人都在忙碌著,挖泥鰍,抓螃蟹,撈蟶子等,幹什麼的都有。
姜珂一行人也很快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姜珂之前有過趕海的經驗,她左手拿著一個小桶,右手一個小鏟子,一挖一個準兒,很快就堆了將近半桶,再回頭一看自己去隊友,戰利品簡直少得可憐。
韓信道:「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這是荀子先生的文章,之前我只在書上見到過蟹的名字,現在真親眼看見了,覺得荀子先生形容的真實太貼切了。」
姜珂:很好,孩子認真學過習。
然後得到了姜珂一頓表揚。
但又過一刻鐘,姜珂就發現了韓信的不對勁兒。
「韓信,你怎麼了?」
這一聲叫喊,立刻將呂雉他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韓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