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我們的機會來了,誅暴秦,復分封!
張良:最先提出愚民思想的不是韓國人韓非嗎……
姜珂:「秦朝之無道,君臣不協,民怨沸騰,世人無不唾棄,人人則得而誅之……」
六國:我們打著為了黔首,為了黎民的稱號,恢復從前的統治,六國故地黔首們還不得爭著搶著來加入我們的隊伍,特別感謝我們啊!?
張良:不是,各位公子,你們到底是從哪裡看到六國故民民怨沸騰的消息啊,野史嗎?但凡稍微親自下基層去調查一下都能發現距離虞縣最近的那幾個鄉里的黔首現在正在歡歡喜喜地期盼著新年的到來,還有不少人在感嘆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呢。
姜珂是真能瞎編,如果不是張良在咸陽待過,恐怕他就真相信了。
還有,秦朝到底哪裡君臣不協了?都不用提姜珂,就說那位蒙毅,和皇帝同乘一輛車,同一宮殿內用膳,就差一起秉燭夜遊,抵足而眠了。
不像某些國家,連韓非子這樣的人才都仕途失意,得不到重用。
當然,在造反這個賽道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的劉季也沒閒著,振臂一呼,鼓勵大家:「諸位兄弟,從前受到的那些苦難自不必說了,從今日起,劉季當與各位勠力同心,共伐暴秦,匡扶天下,共圖大業……」
說完之後,劉季伸手用衣袖擦了擦額頭,這段話也就說得時候爽一小會兒,隨後便害怕地渾身冷汗直流,這次臥底計劃實在是太倉促了,他甚至都沒來得及在皇帝面前點個卯,露個面,萬一真出什麼意外,他的身份可就一輩子都洗不清了。
和這些六國賊子不同,他劉季可是好人,是這秦朝中最忠君愛國,最安分守己的良民!
張良:但我看你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挺激動的啊。
姜珂實在寫了太多反詞了,她怕嬴政生氣,於是並未厚此薄彼,又給嬴政也寫了一封信。
信中是一篇文章,姜珂寫這篇文章是用來陳訴衷情的,所以經過一番思索後決定將這篇文章取名為《抒懷表》。
臣姜珂,敢言於陛下:
陛下安否?咸陽一別,許久未見,甚是想念。
臣潛伏在虞縣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這期間成功拿到山東六國的造反名單,並解決了潛伏在暗處的危險,臨到任務即將完成時,臣卻頗有些近鄉情怯之感。
潛伏的這段日子裡,為了鼓動餘孽更好完成任務,臣說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話,也寫了很多罪大惡極的詩,此言並非我所願,都和臣的真實想法相反,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說的。但一想到冒犯了您這樣英明仁慈的帝王,臣行坐不安,痛苦至極,鬱郁累累,形銷骨立,此珂所以仰天錐心而泣血,所以負劍而長嘆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