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塌了,不把他們壓死,也能把他們壓骨折了。
前屋是不能住了,顧父顧母以後就住在他們這後屋了,土房子不比磚房,下大雨就漏雨,下大雪說不定就塌了。
後屋建的比前屋大,但是燒炕就燒了一個房間的,就是東屋她和顧建華倆寶一家四口住的房間。
東屋的炕比西屋的小,太陽照著也暖和,所以他們就住在東屋了。
這顧父顧母住就得住西屋了。
蘇荷看了一下時間,凌晨三點鐘。
顧母,「都這時間了還睡啥了,小荷你看著倆孩子進屋睡吧,我們三個搬東西去吧。」
別的不說她去年那新做的兩套被褥不能被雪埋了。
這種情況蘇荷哪兒能睡著,且經過這一折騰覺也醒了。
農家人的東西多不多少不少的,零碎加起來也挺多的,今晚把重要的都搬到後屋來了。
例如被褥衣櫃米麵啥的,其他的明天白天去搬。
顧母說呢,得虧東屋沒啥重要的東西,就兩個凳子炕蓆子,不然這房塌了都被雪埋了一時半兒都找不出來。
這一晚除了倆寶其餘人都不用睡了,搬完東西,顧建華打著手電去看牛去了,牛棚沒事,沒塌。
顧建華給牛牛餵了草。
顧父燒火熱炕,顧母點著蠟燭整理東西。
一頓忙活,總算是熬到了天亮。
蘇荷睡過去了,她困了。
再醒來已經是早上九點,這雪下的很大,有膝蓋那麼高了,都把門給擋住了,這種情況顧建華沒法去上班。
更何況外頭雪還下著。
前屋的東西都搬到後屋來了,西屋的炕也燒熱了,顧母惆悵,「這雪再下去,剩的那半間房估計也塌了。」
蘇荷說,「爸媽你們以後跟我們一起住吧,你們那房子住著不安全。」
估計顧母想著等開春,把那塌的半間房修修重新起,然後搬回去住。
蘇荷猜得沒錯,顧父顧母確實是那樣想的,他們覺得就住在一個院裡就行了,不用非得跟兒女們住在一個房間。
又不是走不動道了。
兒女們有需要他們去幫忙就行。
這住一起久了,怕鬧矛盾。
蘇荷則是覺得跟顧父顧母一起住也沒啥,左右她和顧建華白天去上班晚上才回來,在一起的時間少。
再者就算不住在一起,吃飯啥的都跟顧父顧母一起吃,倆孩子也是顧母幫忙看,所以她覺得住一起比較方便。
顧母嘆口氣,「就是覺得可惜了,我跟你爹住了這麼多年的房子,就塌了。」
蘇荷,「它也老了,媽咱們就慶幸吧,它這回塌的只是東屋,這要是連著西屋都塌了,那多危險,得虧東屋沒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