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一個人好說,只需要帶幾件衣服就行。
張寧青木一家三口居家搬遷,帶的東西就多了。
被褥得帶,換洗的衣服得帶,還有閨女的東西。
最後兩口子合計了一下,一半郵遞,一半他們路上帶著。
張寧如蘇荷想的,她確實是想去城裡發展,只是以前一直沒機會,今年過年聽二姨說舅媽準備開兩家服裝店,她就知道機會來了。
她想他們兩口子給舅舅舅媽他們干兩三年,然後攢錢也在首都買個鋪子做生意,這不挺好。
他們兩口子也養過雞,第一年第二年挺好的,只是在第三年,也就是去年,養的三百多隻雞全死了。
村里人養的也死了,說是雞瘟。
搞得她們不敢養了。
說起這個事,還是春晴白石頭兩口子聰明啊,他們去年就沒養雞,養了幾頭豬,沒像村里人一樣賠錢。
她覺得養殖成本太高了風險也高,還不如干別的,但是在村里除了養殖就是種地。
養殖還有點搞頭,種地呢,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
第213章 是不是不能生啊?
所以還不如去舅媽店裡干幾年,攢錢買個鋪子,留在京市開店。
要去京市了,雖說家裡東西差不多都帶走,但也不可能把屋裡東西全部一個不落的帶走。
柜子大鐵鍋這些就得留下,這還是他們的家呀。
哪不定他們就回來了呢!
家裡就交給了顧大姐大姐夫他們看,張寧想的,即使以前鬧了不愉快,但到底是老公爹娘。
關起門來還是一家人,況且這些年他們兩家情況也還好了,沒之前那麼緊張了。
她雖然記著婆婆沒來照顧她月子,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也不在意了。
主要在這大窪村也沒別人,還有他們要去舅舅舅媽那邊幹活,按遠近,先是姐弟,然後舅甥。
他們得排後,不能鬧得太難看了。
對此顧大姐大姐夫倆人也沒說啥,就問,「過年回來嗎?」
青木,「看情況吧。」
他是覺得今年過年估計回來不了,不過看情況。
倒是二兒子青林媳婦陳娟跟顧大姐嘀咕,「大哥大嫂這怎麼想的,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京市那大地方!」
在她看來大哥大嫂他們一家三口去京市,給舅舅舅媽手底下幹活,每個月是有錢拿,但是一家三口在京市什麼都沒有。
猶如水中的浮萍一樣,很沒有安全感。
倒是在老家有建的磚房,有種地的地,安安穩穩的多好啊。
去京市那大地方,看人臉色生活。
舅媽那個扣的,工資能給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