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畫家們, 在失意或尋找靈感時, 常常會獨自乘坐一支獨舟, 選擇一處景色絕佳的湖泊或江河,泛舟而上。若是有詩人乘坐在其中,說不定會因此詩興大發,做出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佳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注1
天色還算明媚,萬里無雲,也幾乎沒有風,兩岸的垂柳姿態婆娑,細長又柔軟的枝條像長發一樣裊裊下垂,柳葉嫩綠掛滿枝頭,兩邊岸上都被上了一層翠綠的色彩。
而透過這些垂柳,可以看見遠處青瓦屋檐,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築群雖然被前面的柳樹遮擋住了,若隱若現,但隱約還是可以辨出其身形來,基本都以深色為主,非常的古樸又幽雅。
這一片一眼望過去沒有高樓大廈,唯有一棟深青色的古塔在那片建築群之後,約八十多米的高度,矗立在其中。
這古塔看去是一層又一層的構造,而每一層又像是一朵盛開花朵的形狀,層層疊疊,冉奚知其構造的含義,有蓮花藏世界的佛教用意。
而此時這美如畫一般的美圖因一艘小船的出現而動了起來。
兩岸間的湖水靜謐如玉,又如同一面清澈的鏡子,倒映著兩岸的垂柳。
一支小舟在上面悠然飄來,將這片寧靜的湖面劃開,盪起輕微漣漪。
這麼一大片湖面,只有這一小船在,環境自然安安靜靜的。這小船慢慢飄蕩,順著湖面往前游去,看過兩岸的清新翠綠的楊柳後,轉眼竟飄進了一片蓮花池區域中。
翠綠的荷葉冒出湖面上來,大的如團扇,小的如蓮錢,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而其中粉色嬌嫩的荷花更是如湖中的仙女,美麗又驕傲的在綠葉之中探出頭來,散發出清新淡雅的氣息。
而穿過這片荷花池後,就來到了一處更加開闊無人煙的地方。
湖的兩岸旁滿是青山,岱色山峰連綿一片。而這裡的湖面更加的琉璃剔透,清透的連其碧色的顏色都已分辨不出,因為太像是光滑的鏡面了,清楚的將兩岸的滿山蒼翠給投映了出來。
在兩旁高大無比的山峰的參照下,漂游到此處的小船更顯得渺小了。冉奚再在湖面之上繪製出一些朦朧的白色霧氣來,於是就更像是來到了古代名詩畫卷中的仙境中一般,富有詩情畫意,美輪美奐。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注2
規劃後這三塊不同區域景色後,冉奚又感覺光只是坐著船飄在湖上看景色有些單調。
想了想,覺得倒是可以借鑑一下江南景區的畫廊船宴,一邊坐船看美景,一邊坐在船上與家人朋友享受美食。
於是冉奚便將原先繪製的那支小舟給擦除掉,重新繪製出一艘遊船畫舫來。
由朱紅色的木頭製成,上面可以乘坐六七個人的大小,從遠處看去就好像一玲瓏精緻的四角亭子被拉長成長方形,矗立在這支小船上,模樣雅致無比。
在其中擺放著四邊形的木桌,幾人圍坐在一旁,一邊觀賞四周的美景,桌上放著湖中撈出的鮮魚烹飪的佳肴,或是別的美食,這種寧靜美好的游湖體驗也太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