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次被「請」來的忐忑相比,這次大家聊的十分起勁。
「讓各位久等了。」
成祜來時看到的就是一副其樂融融的場景,他們甚至都開始討論起來如何將男子寫的更惹人恨,一點也沒有物傷其類的感慨。
看到眾人相處的如此融洽,成祜對新的產業鏈更有信心了,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在向他招手。
在聽到成祜的構想後,眾人眼中都閃過驚愕。
他們本就不是富貴人家,讀書已然將家財用盡,多次的落榜更是絕了他們對仕途的希望。
可讓他們經商,他們又放不下讀書人的顏面,只好披著馬甲寫點「文章」來養家餬口。
原本他們以為這樣就是他們的人生巔峰了,可現在成祜給他們指了一條又寬又遠的路,若是干好了他們可是這個行業的第一人。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幹的這是文化產業,同那些滿身銅臭的商人可不一樣。
「我等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勞!」
很快,竇太后便看到了話本和那個叫做舞台劇的新鮮玩意。
與此同時,京中的第一大娛樂場所不再是煙花柳巷,而是集文學創作,藝術表演,周邊衍生於一體的綜合娛樂場所。
「那個藝術館做的不錯,你將那些無所事事的文人湊到一起寫文章,倒是讓朕的耳根子清淨不少。」漢景帝笑看著自己這個一肚子歪點子的外甥。
那些無所事事的文人進不能入仕為官,退不能下鄉種地,偏偏仗著自己讀了幾本聖賢書,整天批判這個批判那個,他還不能將他們怎樣,屬實讓人憋氣。
現在他們終於有了自己的事做,不在將所有的目光放在他身上了。
「都是皇帝舅舅治世有方,才能讓外甥找到這麼多讀書人。」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成祜一上來便是一通拍,直將漢景帝拍的渾身舒暢。他再一次忍不住感慨,這麼好的兒子怎麼就不是他的呢?
看著時機差不多了,成祜趕忙從懷裡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摺子。
「皇帝舅舅,這是藝術館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您看看。」
與隨便搞搞的家具廠不同,這文化產業可是一個很敏感的東西,若是不能體察上意,這產業早晚得黃。
「這藝術館怎麼能對匈奴產生影響呢?」漢景帝看著摺子十分不解。
「咳咳,皇帝舅舅,眾所周知匈奴野十分蠻,若是能讓他們接受我們的教化,相比對兩國的邦交有所改善。」
比如《我與匈奴王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匈奴王小嬌妃》、《匈奴王:女人你別跑》......
聽到是這麼個「教化」法的漢景帝忍不住瞳孔地震,想到以後匈奴那邊的臣子一上朝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匈奴王霸道的抬起女子的下巴,緩緩地說道:『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