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發現,李白的一生無疑是非常汲汲於功名的,當然,這不含貶義。他想要一個舞台來實施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即使最後五六十歲了,他還是選擇出山,你能說這樣一個人生來就不願意做官嗎?】
漢朝。
長沙,賈誼垂眸,對李白的心思頗有些感同身受。此前,他因周勃等人的誹謗見疏於皇帝,被外放為長沙王太傅,空有一身才華卻無施展之地,如今在這謫居之所聽完李白的經歷,方才知曉,異代之下,失意的又豈止他一人?
「昔年屈原放逐南湘,今日我遭謫長沙,他朝李白又落寞而終,士人求用何其難也!」
初唐。
王勃於舟上悵望江水,迎著瑟瑟江風悲吟:「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玄宗並非昏聵,亦猶有才士不得志,縱有青雲志,可能逢燕昭王?
【那麼,李白的政治理想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來看兩段文本。第一段出自他的《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裡面是這麼寫的:……不屈己,不干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然後浮五湖,戲滄洲。】
【不屈己,不干人,意思是說,不使自己受委屈,也不向別人求取。管、晏前面提過,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和晏嬰,他們都是齊國的輔政大臣。李白想要像他們一樣,申述稱霸天下的道理,謀求成就帝王之術,發揮自己的能力,成為王佐之臣,使得天下安定,四海昇平,然後泛舟五湖,笑傲滄州。
最後一句其實暗用范蠡的典故,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成就霸業,最後功成身退,一直被傳為佳話,李白的理想就是像他一樣,成就一番事業,然後歸隱。
白哥確實是一個浪漫到天真的人,在另一首《古風》中,他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這首詩描寫的主角是他的另一個男神——魯仲連,專門用一首詩來夸,這是謝靈運都沒有的待遇哦!】
謝靈運:……
「說魯仲連就說魯仲連,怎的還要將我帶上?」
顯然,謝靈運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詞叫拉踩。
長安院落。
李白頂著賀知章打趣的眼神抬頭望天,他絕對沒有覺得尷尬的意思。
【魯仲連是齊國人,器宇軒昂、落拓不羈,還有一身才華,簡直是整個齊國最靚的仔!當年,魯仲連游於趙國,恰逢秦軍圍趙,攻打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國那邊就給趙國出主意啦,說,你直接尊秦為帝不就好了?打不過就投降嘛,一投天地寬。】
熟知這段歷史的秦始皇眼睛眯了眯,沒有說話。
【魯仲連覺得這樣不行,他特意去找到當時的趙相平原君,曉以利害,義不帝秦,堅定了趙國抗擊秦軍的信心。
擊退秦軍後,平原君為了感謝魯仲連,以千金相贈,這時候魯仲連就說了,被天下人看重的人,是那些能為人排憂解難,最後又分文不取的人,如果有所取,那就是商賈之流了。說完,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終生沒有再見平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