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白居易亦是面露感慨:「當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獄,時人皆說李白可殺,子美偏道『吾意憐其才』,後來李白長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還,日日憂慮竟以致入夢,其情若此,實乃感人。『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之句,每每讀來都讓人落淚啊!」
「是啊,」元稹點點頭,「『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李杜雖交遊尚短,但知交傾蓋,《夢李白二首》,便是二人情誼的見證。詩中所書,確實只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開成年間。
李商隱一邊感動於李杜二人的感情一邊尋思,是不是給杜牧也寫封信?他們明明與前代兩位如此偉大的詩人同姓,卻沒有發展出如那兩位詩人一樣的友情,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
北宋。
蘇軾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劉柳,而李杜元白記夢之作,更見情誼深厚。」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元白記夢之作,或許有效法於杜詩也未可知。」蘇轍回答道。
蘇軾一笑:「詩可效法,情卻不可效法。」
元白的友誼,也是文壇的一段佳話。
【詩人總是天真的,理想主義的心靈讓李白無暇顧及現實的規則,但我們仍然要感謝這樣的「悖論」,因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個縱橫家,但容不下一個天才的詩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樣一個李白,昂揚的時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樣一個歌手。】
水鏡的畫面突然一轉,出現幾個大字——李白《將進酒》
眾人麻了,不是,他怎麼還有代表作啊?!
鏗然的樂聲傳來,只見畫面上出現一個房間,一個短髮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懷抱一把未曾見過的樂器,信手彈撥著,在他的右側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正順著樂聲空掌打著節拍。
這是……後世人給李白的詩譜了曲子?
眾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內行如李龜年等人卻是盯著畫面里的樂器眼睛放光,這樂聲活潑明快,和他們聽過的殊為不同,曲子也豐滿動聽,聽來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聲弦轉,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這是勸酒詩???」
誰家的勸酒詩從黃河開始寫啊!眾人一片譁然,知道李白會寫,不知道他這麼會寫啊!《夢遊天姥吟留別》不算,《蜀道難》不算,《月下獨酌》也不算,他還有一首《將進酒》!
謝靈運突然開始自我懷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嗎?我何德何能能被這樣的詩仙寫進詩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