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朕已經將李林甫軟禁了,都是他矇騙朕,都是李林甫的錯!」
他高聲說著,仿佛這樣就能掩飾什麼。
第37章 登高4
洛陽。
李白對此非常不屑:「哼,我當日在長安便是看不慣李林甫口蜜腹劍的樣子,權奸誤國,竟使嫫母衣錦,西施負薪,可悲可恨!」
杜甫也沒想到還會有這樣荒唐的事,不過他猶有幻想:「陛下看到水鏡,應該會引以為戒,懲處李林甫,不被他矇騙吧!」
李白沒有說話,他說不了解李隆基,但他了解自己。水鏡上說後來的他選擇離開長安,那必然是李隆基與他所想的明主相去甚遠,也難見轉變。就算處理了一個李林甫,難保不會還有張林甫吳林甫的。
【這次考試彰顯了唐王朝的政治不再清明,權臣隻手遮天,君主荒唐昏聵,可這時的杜甫能說什麼呢?他只好悲憤咽下。
參加那場考試的,除了杜甫,還有元結和孔巢父。元結,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是元稹、白居易新樂府運動的先聲,曾在安史之亂中募兵抵抗叛軍,保全十五城。】
劉徹又開始酸了:「能寫詩能守城,這樣的人才不要可以給朕。」
李隆基能不能不要這樣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嬴政也不理解:「後世的皇帝這麼不將人才當回事嗎?」
李世民又急又氣:「這還能叫野無遺賢?!」
青史留名是何等難事,不說杜甫,那元結、孔巢父能留下名字,可見才華了得,名世的就有三個,其他人呢?
「科舉選才何等大事,竟被當成兒戲,他耽誤的不僅是天下士子麼還有大唐江山!」
房玄齡等人心裡也頗有不樂,前些日子他為科舉事宜夙興夜寐,付出不少心血,如今看玄宗與李林甫把科考當兒戲,就像自己的半個孩子被糟蹋了似的。但李隆基到底是大唐的君王,陛下罵得,他們卻罵不得。
杜審言滿腔怒火:「李林甫這個老賊,也敢欺負我的孫子,讓我遇到看我不打死你!」
本來也有些生氣的杜閒:「好像,本來也遇不到吧?」
「你閉嘴!」杜審言怒氣沖沖,「都是你,沒用的東西,兒子被欺負了也不知道給人出頭。」
中唐。
白居易和元稹對視一眼,眼中俱是激動:「新樂府運動,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是謂樂府,微之兄,這是水鏡在給我二人指路!」
元稹也興奮非常:「我素來佩服杜工部的怨刺詩筆,元次山的《篋中集》與子美詩同調,我二人當日還說以詩筆記時事,不只是水鏡指路,是未來的我們在給我們指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