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陸平原陸機志在匡世,但卻因捲入司馬氏內亂,遭饞遇害。像陸機,大宋不是也內亂了?趙匡胤一拂袖,把腦子裡文人被殺的事例翻了個囫圇個,一雙耳朵卻豎了起來,生怕楚棠吐出什麼驚天之語。
【我們都知道,蘇軾人生的逆轉,始於烏台詩案。烏台就是御史台,因為上面種植柏樹,終年有烏鴉棲息其中,所以被稱作烏台。這個案子其實並不複雜,我們先把大背景定位到王安石變法。】
秦朝。
嬴政眼皮微動:「哦?宋朝出了個商君一般的人物?」
商鞅變法,秦國始強,這是歷代秦王默認的事。
北宋,客棧。
被再次砸了個兜頭的三蘇面面相覷:王安石要變法???
蘇軾眉心微凝:「王介甫當世賢才,我聽聞當年他進士及第授淮南節度判官,任滿之後放棄京試入館閣的機會,自請外任,其後屢辭京命,是孤直耿介之士。他竟有氣魄效仿商鞅吳起,變法,他不怕動搖國本麼?」
他未曾顧及自身安危,反倒是先擔憂起了變法對國政的衝擊。
另一邊,歐陽修也驚疑不定:「先時,我舉薦王介甫為諫官,他以高堂辭不就,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命他為群牧判官,但不久他又外任常州,我以為他無意留京,結果不知何時他又回到京中,還主持起了變法?祖宗之法是那麼好變的嗎?」
寧國縣。
沈括在兄長沈披的任所閉門讀書,準備科考,王安石頗有聲名,沈括對他很是推崇,此時將上下文的內容一聯繫,不由得嘖嘖:
「莫不是二人政見不合,王安石以反對新法為由,藉機操縱台閣打擊蘇軾?」
官場嘛,不就是這些蠅營手段。
神宗年間。
王安石正在書房處理政務,皇上對他信任有加,全力支持新法的施行,他感於此番君臣相得,一顆濟世匡民的熱心愈發滾燙起來,是以對朝中的反對之聲充耳不聞。此時猛然聽得水鏡提起變法,不由得連筆墨都停滯了幾分。
蘇軾對新法頗有微詞,他是知曉的,難道是因此而獲罪?
「不對,不對。」王安石自顧自地搖搖頭,「反對新法罪不至此,卻是為了什麼?」他想不出,沉吟著放下筆墨,望向水鏡的神情多了幾分凝重。
【王安石有感北宋積弊,銳意革新,推行變法。有變法黨就有守舊派,以變法為界,朝堂分為兩派,兩派爭鋒相對,這樣就很容易形成黨爭。很不巧,蘇軾屬於守舊派。】
沈括一拍桌子:「我就說是王安石陷害蘇軾!」北宋。
幾個皇帝的臉色都有些差,尤其是趙匡胤,宋以唐五代為鑑,唐朝黨爭惹出的爛攤子他讀了不知道多少遍,此時聽到自己的後代也鬧出了黨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