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武則天趙匡胤等一眾帝王同樣沉默了一瞬,雖然這是後人稱謂,雖然文人一貫喜歡誇大,但聽到一個詞人被冠以「龍」之名號,感覺……還挺微妙的?
漢朝。
劉徹撇撇唇,哼哼一聲:「朕倒要看看,這辛棄疾能寫出什麼詞來,名字還和去病這麼像。」
莫說他們,連辛棄疾本人也被狠狠地驚了一下,雖然他已確定這對聯說的是自己,但也沒想到後人會給他封一個詞中之龍啊!
「太謬讚了……」辛棄疾擺擺手,顯然是不堪接受。
陳亮卻覺得後人評得對:「誒,幼安兄過謙了。兄之詞語義豪邁、氣魄宏大,頗有龍吟虎嘯之勢,依我看,這評價中肯得很嘛!」
「同甫兄又在取笑,」辛棄疾苦笑搖首,「你知我志,不在詞章。」
他此生以收復中原為志,詞只為寄此情,水鏡所稱種種卻俱在詞章之列,結合先前「宋人虛願」之語,辛棄疾的心情愈發沉重了。
和辛棄疾一樣沉重的還有汴梁城中的趙匡胤,越看對聯的後半句,他就越心驚。趙匡胤覺得矛盾極了他已然預知辛棄疾接下來的詞不會輕鬆,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後面那些不肖子孫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卻又怕那結果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糾結來糾結去的,他氣得重重地一拍桌案,直把周圍伺候的人嚇得撲通一聲跪下:「官家息怒!」
「皇兄息怒。」趙光義也作勢上來勸了,「眼下重要的,還是打起精神聽水鏡里怎麼說呀!」
他語氣真誠,眉眼殷切,當真是一副關心兄長的賢王模樣,心裡卻是暗暗啐了一口,不屑地想著:
皇兄的後代也不過如此,半壁江山都丟了,還不如把皇位傳給他呢!
【鐵板銅琶,這裡有一個小故事。說蘇軾當年問一個歌者,我的詞比起柳永的如何呢?
那歌者回答說,柳永的詞,要是十七八歲的女孩兒,拿著紅牙板,婉聲唱「楊柳岸,曉風殘月。」
學士你的詞呢,就得是關西大漢,抱著銅琵琶、拿著鐵綽板,高唱著「大江東去。」
柳永是婉約派代表,這則小故事形象地說明了婉約詞和豪放詞的區別,鐵板銅琶,一定程度上也成為豪放詞的代指了。】
北宋。
蘇軾聽完故事大笑起來:「好,好,好!說得有趣,這歌者有急智!」不說別的,這故事倒是極好聽的。
另一邊,青樓。
歌女香香努了努嘴開口道:「這說得對,也不對。」
「哦?怎麼說?」柳永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