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下,許多宋人羞愧地低下了頭,而那些主和派卻像被戳中了肺管子似的,毫無風度地破口大罵起來。
皇宮。
宋孝宗握著拳面沉如水,他不是太上皇那般人物,他的心裡是想著強宋的,不然即位之初也不會阻止北伐了。
只是隆興一戰到底是讓他遲疑了,他轉而接受和議,主修內政。可這首《永遇樂》言辭沉痛懇切,辛棄疾又是他看重的人才,更兼楚棠言辭犀利,言語間竟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他有些吃不准了,是不是時下對金人的做法,錯了?
另一邊。
太上皇趙構擰著眉斥責:「打打打,打得過金人麼?見天地叫囂,萬一金人真打過來了,是想朕也跟著去北狩嗎?」
想起當年奔逃的經歷,趙構的眼裡划過一絲深深的恐懼。
【其實坦白來說,孫權之英雄,僅僅是能保全江東罷了。劉裕是比他更進一步的,因為劉裕能劍指中原、氣吞萬里,所以辛棄疾的讚揚意味更濃。
其實想想也挺可惜,歷史上的劉裕到底也沒有成功,他在登基後不過幾年就因病去世了,北魏之伐,到底沒有成行。】
「陛下!」
陡然聽得這一消息的劉宋皇庭一片譁然,連隱居潯陽的陶淵明也忍不住微微起身,神情錯愕又複雜。
皇宮。
劉裕坐直身體,嘴唇動了動:「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還以為是他劉宋軍隊到底不敵北方異族,原來……竟是自己的身體拖了後腿!他一時竟有些怨了:
「怎奈……天不假年。」
「陛下!」
徐羨之等人眼睛都紅了。他們為什麼願意跟隨劉裕,不過是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圖強北歸的希望。可偏偏,竟是因病去世,難道老天也站在了異族那邊嗎?
被眾人注視著地劉裕深吸一口氣,臉色幾經變換,最終肅了面容,扶案起身,威嚴的目光一一掃視過堂下殷殷臣子,語氣低沉:
「眾卿,朕起於行伍,廿年間征伐不斷,破桓玄、討劉毅,吞荊揚、復兩京。朕雖不才,衣冠南渡之恥,祖逖、劉琨之志,未敢忘也。陶潛斥朕篡晉,後人記朕之功。朕亦明了,可堪記頌者,唯克復之壯心。」
「陛下的意思是……」檀道濟若有所思。
劉裕甩袖負手:「天既不與,朕便與天爭!」他眼神犀利,斬釘截鐵道:「朕在此立誓,必將竭盡全力,光復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