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也可以,好讀好懂。」秘書郎上官儀接過話頭。
房玄齡也覺得可行:「既如此,可遣樂師譜曲,傳之教坊,流波天下,自有化人之功。」
李世民眼睛一亮:「這個提議甚好,也好教天下人知道,我大唐是詩的國度!」
說到唐詩,李世民可謂是信心十足。
眾人受了啟發,紛紛發言道:「書法也不錯吧,我看水鏡里他們似乎在學漢字?」
「異邦人似乎對我們的武學也頗感興趣?」
「那會不會資外敵啊……」
「沒事,大唐還打不過他們嗎?實在擔心教點五禽戲或者舞劍也行。」
「歌舞也很不錯啊!」
「依我看還要組建一批精良的海軍,並更新武器,後面那個大炮就很不錯。」
這一提議得到了與會君臣的一致認同:「大炮是真理之器!」
「……」
眾人集思廣益,很快就制定了一系列大唐文化走出去的章程。後世雖然誇了他們,但也不能自滿不是?盛唐的追求是保持第一,繼續進步!
漢朝。
劉徹心裡憋著勁,一心想要超過唐朝,召集群臣想了許多大漢文化走出去的法子,最後都指明要先強軍打敗匈奴,才能完完全全打開西域通道,於是衛青算是徹底忙碌起來了,第二個忙成陀螺的則是桑弘羊,至於司馬相如,他憑藉優秀的文筆成為了第一外宣員。
除此之外,邸報傳來好消息,贏得後世讚譽並承載著豬豬陛下期盼的使節張騫終於找到了,不日將至長安。劉徹大為振奮,準備親自到宮門迎接。現在張騫在他眼裡就剩四個字,右邊寫著「絲綢」,左邊寫著「之路。」
秦朝。
秦始皇在確定無法造出飛天之器後便歇了心思,其實魯迅與楚棠所言種種,在嬴政眼裡大可一言以蔽之——國力。
國力盛,國族興,民心強。
始皇陛下並無國力之憂,天下又有個人會質疑秦軍的鐵蹄?天下初定,要謀的是天下昌平,六國貴族不再作亂。
嬴政從後世得出思路,不向外,大秦的國策也要好好向各郡縣的百姓宣傳。
除此之外,嬴政還著意把扶蘇帶到了身邊,他任上或以穩定天下鋪陳國策築基百代為要,後代之君卻是要眼光開闊的。畢竟有良種的美洲,他也眼熱得緊。
扶蘇最近的日子是痛並快樂著,快樂的是父皇帶著他的時間多了,幾乎手把手教他理政;痛苦的是,他要學習的東西也多了,前幾日,父皇還讓他就魯迅的《拿來主義》談了談自己的看法,並付筆成文。
扶蘇戰戰兢兢寫了一夜,又潤色了一夜才敢呈上去,但看完之後,嬴政卻是什麼也沒說。
這態度讓扶蘇更吃不准了,愈發努力地學習,還將記下的水鏡出現以來所記錄的信息拿到身邊日日研究,儼然成為了始皇陛下之後的第二代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