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華國政府,蒙古部落首領的心中閃過一絲猶豫。如果這一次想要讓華國政府出兵援助,只怕他們必須回歸華國,並承認華國政府對整個蒙古部落的領導權力。依照華國政府如今的強勢手段,一旦他們向該政府俯首稱臣,往後想要再脫離他們自立,希望恐怕就十分渺茫了。
可是,如果連部落都不存在了,堅守著一個蒙古國的名頭,還有意義嗎?有誰會承認?不,旁人只會覺得他們可笑!
種種紛雜的情緒在蒙古部落聯盟首領的心中掙扎、發酵,最終,他決定將這個決定權交還給所有部落的首領,僅憑他一人,終是難以擔負起整個蒙古族的未來。
當晚,蒙古各部落的首領聚集在一起,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在會議上,諸位首領的表情都十分凝重,想必他們對於這場戰爭的殘酷,已經有了充分的認知。
部落聯盟首領在說出他的考量之後,就退到了一邊,餘下各個部落的首領們爭論不休。
「我不同意向那些華國人妥協!就算死,我們蒙古人也要死在戰場上!我們像風一樣自由,休想讓我們去做華國人的一條狗!」
「反對!你想要去送死,可別拉著大家一塊兒!死在這樣的戰場上,對於我們的戰士來說,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悲哀!在我看來,我們就該先想辦法度過眼前的劫難,再考慮以後的事!」
「同意!想要獨立,以後有的是機會,不差這一會兒!我們必須先向華國示好,讓他們幫助我們躲過俄國人的屠殺!」
求生是人之本能,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為了精神上的某種需求而捨棄自己的生命的,所以,在表態的過程中,支持向華國求援的,占了大半。
如果說在交戰之前,他們還心存僥倖,覺得自己部族的隊伍也許不會那麼快落敗,即便落敗也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傷亡,那麼,過了今天,他們就不敢再有這種想法。
擺在他們面前的,是生存與死亡的抉擇。
如果不求援,他們的部族就一定會走向滅亡。
他們本以為自己的部族已經足夠強大,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沒有華國的援助,他們有多麼的弱小。在俄國人的攻勢之下,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
「大人,我們還不出兵嗎?蒙古人完全不是俄國人的對手,再這樣等下去,恐怕……」
副將猶豫地對主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