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皇后覺得此舉隆恩太過,唯恐他人說閒話,勸崇德帝收回成命。
誰知, 崇德帝這一次卻是振振有詞地將丁皇后的話盡數反駁了回去。
「皇后乃是平陽之母,且平陽又於國有功, 讓她從鳳儀宮發嫁,有何不妥?朕樂意給平陽這個體面,也應該給她這個體面。她雖不是朕的女兒,朕卻覺得, 她比朕的幾個親閨女還貼心些。」
「平陽是小七的親姐姐, 如今小七已是太子,平陽身為太子的姐姐,婚禮自不能寒磣了。否則,豈不是讓小七面上無光?」
「至於讓武安侯升職之事, 朕早有此意, 此番不過是借著他要與平陽大婚,順勢而為罷了。憑他的才幹與功勞, 擔得起此位,朕對武安侯寄予厚望。」
以王淑妃娘家為首的武官勢力,近年來只知道拉幫結派,反倒將國之利益方在後頭,不肯好好做事,讓崇德帝越發失望。先前冒進貪功,導致邊關一派大好局勢直接被拉崩的石將軍,就是王家的人馬。
後來,王家的人見楚琛在前線越戰越勇,便屢次向崇德帝進讒言,希望能夠讓崇德帝對楚琛心存芥蒂。殊不知,此舉反而讓崇德帝更加厭惡他們。
從那時起,崇德帝就有了培養人手,取代王家的心思。這個人,可以是楚琛,也可以是別的人,能者居之。當然,那時候,崇德帝還是傾向於楚琛的,他欣賞青年才俊,並從不吝於提拔有才幹的年輕人。只是,那時候,楚琛資歷尚淺,貿然登上高位,難以服眾,加上崇德帝還想再觀察楚琛一陣,這才沒有立即提拔他。
後來,王家人行事越發上不得台面,竟在楚琛與韓夢沁來京的路上伏擊他們,這讓崇德帝堅定了自己的心思。只是,他沒有表露分毫。
哪怕不看六皇子與七皇子的資質與心性,單看王家與丁家的表現,崇德帝也不會立六皇子為太子,他不可不希望未來的繼承人有個尾大不掉的母族。
如今,儲位已定,是時候完成這權力的更替了。王家人有野心,有勢力,若讓他們一直掌權,難免會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來。崇德帝雖厭棄了王家與王淑妃,但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有幾分慈父心腸的。他不希望給六皇子不切實際的希望,導致他與太子水火不容。
丁皇后見崇德帝態度堅定,似是已打定了主意,便放下了心中的那些憂慮。崇德帝下定決心的事,很少有人能夠勸他更改,她難以做到,朝臣更難做到。
不管怎麼說,這件事的整體走向,是有利於她的。
正在這時,丁皇后聽到了崇德帝唇畔溢出的一絲嘆息,隨後,她被一雙堅實有力的臂膀攬入了懷中:「你啊,就是容易想得多。放心,一切有朕在,朕總不會讓你們母子吃虧的。」
就這樣,在崇德帝的堅持之下,韓夢沁有了一場排場不下於公主的婚禮。
從這一次的婚事之中,人們再次看出了崇德帝對武安侯與平陽郡主這對小夫妻的重視——哪怕是崇德帝的親生女兒與女婿,也不過如此了。
前來參加婚禮的人,看向這對小夫妻時,面上的笑容越發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