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都是具有保护机制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实际上也是人体出于对自我的保护而产生的选择。虽然尉迟天对于案件的细节没有详细的过问权,但是他知道季怀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他在一种很无助的情况下目睹了自己家人的挨个惨死。
八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大多数已经开始思考生死,对于生死有着属于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这个年龄段里的孩子们,对于父母的依赖也是没得说的,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一种恐惧莫过于父母的离世,有的时候这种恐惧甚至会大过自身的死亡。
更别提是在那样一种状况下,季怀安受到的刺激是巨大的,而他的大脑也在潜意识里,日复一日地向本人传递着一种对社会的不信任感,这就是他的创伤后遗症。
尉迟天基于此,对他的治疗判断是需要有一个得到季怀安百分之百信任的人,来慢慢打开他的心扉,让他在潜意识里面可以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人或者事还是善良、值得信任的。
鬼屋的刺激显然是一个诱因,但是并没有威胁到季怀安的人身安全,就像季怀安自己说的:即使是害怕,他在鬼屋里面也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也就是说,这个刺激不足以让大脑放弃这种自我保护。那么……难道说,是季怀安对某个人产生了百分之百的信任?
尉迟天心情有点复杂,这个百分之百的信任很难定义。当时救出季怀安的是赵民亮,而在此之后,赵民亮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样照顾季怀安直到他成年,理论上来讲,赵民亮应该是季怀安摆脱这种不信任感的突破口。但是季怀安这些年的症状并没有什么改善,要真说改善……还是从最近一些时日来分析。
那只能是封哲。
那么季怀安对于封哲究竟是什么感觉啊?尉迟天有点苦恼,他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却要像个八婆一样为自己老友的感情八卦深思熟虑,还真是有点心情复杂。
唉,照理说,按照尉迟天自己荤素不忌的性子,季怀安这种乖乖仔,如果不是以患者的身份(或者以好友喜欢的人的身份)出现的话,尉迟天还真是想向他伸出魔爪。
原本看在封哲的份上,尉迟天好不容易说服自己放过这个男孩,看着封哲每天苦恼地单相思也蛮有意思的。结果现在突然发现这个事儿,它可能不仅仅是个单相思:可不是嘛,如果连赵民亮这种类亲情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那么除了爱情还能有什么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呢!
尉迟天给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告诉自己,没关系,就算季怀安透露出什么心情,自己也绝对不帮忙捅这个窗户纸。
“安安,你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