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问 作者:业原
化、教育等学术是‘即时服务’,是普惠大众的‘入世’行为;而一首乐曲、一副画作可以抛开时间的束缚成为经典。文化、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服务好真真切切的现实社会;因此,你必须要克服中国学者会说不会做的状态,成为一个可以把思想理论演变为创造实际价值的学者,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王者。”
吴小扬说:“据我所知,历来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是分开的,各行其是,很少有两者相结合的。”
“错。”楚老师说:“西方的学者在这点上就比我们做的好;还有,中国古代依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你翻开《史记》或者《东周列国志》就会发现,在孟子之前的读书人既能做学问,又能治国理政,还可以挥戈战场。变化是自孟子开始,成为了只懂得诗词歌赋、笑傲风雪的书呆子。”
吴小扬想了想:“老师说得对,如何才能成为会说也会做的人。”
楚老师说:“别无他法,唯有一个笨办法,把所掌握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不断验证。”
“我理解了。”吴小扬说:“还有,我也理解老师今天给我上这堂课的另外意思,是要告诉我,以后不要太任性、太随心。”
第二天,楚老师继续上课:“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事物原理。世上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核心因素,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个因素,我们就拿到了掌控这件事情的钥匙,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操作它。但世上的事情千千万万,有些事又是突发性的第一次面对,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样事情的核心原理都记录下来,那怎么办呢?”
吴小扬也是一样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师,这是一个千古难题,也是千千万万的人渴望得到解答的问题。
楚老师说:“这个问题,对其它学派来说,或许是个永远都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得以实现。即使是第一次碰到,也可以在一瞬间,就能清楚的看出事物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看到吴小扬期待的眼神,楚老师笑说:“首先、培养哲学思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它就成了所有学科的指南针。只有通过哲学的学习,养成以哲学思维的方式看待万事万物,才可以跨进这道大门。其次,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内外、上下、高低、左右等说法,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既要看到外在事物的核心因素,也要想到内在的核心本质。只有两者集合起来,统筹规划,才可以全方位的对一件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一本《手册》,里边有详细的内容解说,等你的课上完后,再给你看,那是我们真正的心血。”
吴修风说:“老师多次提到哲学思维,具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