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只好去门口,拱手道,“多年前,蒙大师相救,犬子平安无恙。敢问大师此次前来,有何指教。”
“小公子之病可救。”坡足道人拂尘一撩,笑道。
贾政一顿,宝玉无事,那这可救的就是贾环了,“政愚钝,还请大师细讲。”
“如今京城之内刚受雹灾,又有他处受洪灾的百姓流落至此,许多官员商户都在街上开设粥铺施粥。贵府只需和别人一样施粥,便可保小公子无恙。”
“当真?”贾政问。
“真真假假,大人不妨一试。”
贾政再要问,一抬头,眼前哪还有人。
街上繁华,只一抹背影隐约在人群中,断断续续飘来几句,“世人都晓神仙好……”[1]那声音缥缈悠远,引人遐思。
贾政规规矩矩地朝着两人离开的方向作了揖,“谢大师指点。”
救宝玉的事在先,这一僧一道的话贾府是信的。
而且,施粥用不了多少银子。既是做善事,又能换贾环一条命,还能提高贾府的名声威望。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于宫里的元春也有利,贾母欣然同意。
除了府里公中出的钱,贾母还带着头,让府里的姑娘、太太们出份子,积功德。
贾母二十两,王夫人、邢夫人各十两,王熙凤、李纨五两,各位姑娘们每人二两。宝玉、黛玉、李纨的由贾母出。
赵姨娘虽然没亲眼见过那一僧一道,但也记得宝玉出花儿的事,又听看门的小厮说,那两僧道虽然衣衫褴褛,但仙风道骨,云游至此,指点迷津。
以她们娘两个在贾府的境遇,老太太拿出这阵仗,便知施粥这事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只是为了环儿。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赵姨娘心一横,把贾环之前给她的应急银子拿了十两出来。
她想得简单,谁给的钱多,谁积的功德就多。
她想拿更多,但不敢越过老太太的份儿,咬咬牙,豁出去,拿了和王夫人、邢夫人一样的银子。她是环儿的亲娘,救子心切,多拿一点儿,哪怕逾了矩,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十两银子往托盘上一放,屋里霎时寂静一片,隐隐还有不知哪个人的吸气声。
她和环儿一个月一共才四两的月银,环儿要读书,放在以前,想要一下拿出十两银子确实不容易。
突然拿出十两,着实有些惹眼了。但环儿……人都这样了,还管什么惹眼不惹眼的。
赵姨娘低着头,硬着头皮,依旧清楚感觉到贾母高高在上的审视,头皮火辣发麻,心里逐渐变得慌乱。怕贾母看出什么,猜出什么,又有些后悔刚刚太莽撞……
焦急之际,突然有人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