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古代当策划 >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145节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145节(2 / 2)

衙役平静的脸色终于有了些变化,喉咙悄悄滚了滚。

是火锅!

刘善清掩着袖子一连打了几个小小的喷嚏,在门口站定了,左右环顾,感叹一声:“短短几年,应平变得本官都快不认识了。”

“陆小县令,你果然让人刮目相看,既有林凌霄之姿,早晚遇雨成龙。”

遇雨成龙什么的,不是你我说了算,是圣旨说了算。陆久安笑着,表情不变:“听闻御史大人是章南人士,饮食偏好酸辣,县署已备好午饭,请随下官前往就食。”

刘善清上一次身为督察御史暂兼巡抚史两职,案子肃清后,巡抚使的职位便不复存在。

然而这一次更了不得,被授予钦差之命外出办案。

对于这次办的何事,刘善清只道非常重要,至于具体什么内容,席间陆久安旁敲侧击一番,刘善清三缄其口,只字不提。

陆久安聪明地不再过问,只老老实实招待客人,用一道火锅把刘善清吃得直呼过瘾。

督察御史果然事务繁忙,他只是路过应平,不作停留。用过午饭后,道完谢就匆忙告辞。

来去快得像一阵风。秦昭从鸿途学院赶来也未能见其一面,言语之间颇为惋惜。

马蹄扬起一阵烟尘滚滚,很快消失在尽头。

陆久安提着衣摆转身跨过门槛:“人都走了还看什么。你今日怎么从观星社回来了?”

陆起道:“我原想着御史大人来应平,可以收集一点新闻素材。御史大人此番出京,也不知所谓何事,他周围跟着的一圈戒备森严的侍卫看着也不简单。”

确实不简单,虽然刘善清没说,但从交谈间的只言片语中,陆久安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猜测。

“大人,你知道吗?”

陆久安没有回答他,反而压低声音,神神秘秘说起另一件事:“你猜一猜他背上背的是何物。”

陆起愣了一下,捏着下巴仔细回想片刻:“不知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谁都不让碰一下。”

“我知道。”陆久安靠过去,凑到他耳边,“尚方剑。”

陆起大张着嘴,不可置信:“天子亲赐的,那个尚方剑?大人如何得知?”

“小声点。”陆久安把拽进书房,“啪”一声关上房门,“我用磁石试过了,铁器。刘大人一个堂堂督察御史,吃饭的时候都要将其背在背上,不假人手,这么宝贝的东西,还能是什么?”

天子直授钦差,亲赐尚方剑,面剑如面君,享有先斩后奏的绝对权力!

再联想最近发生的事,那么督察御史要办什么案子,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定当与烈士抚恤金有关。

七月底,距离督查御史离开两月有余,漫山遍野的瓜果成熟,应平突然恢复了它该有的热闹,往来交易的商客络绎不绝。

陆久安便知道,他的猜测应验了。那场无声无息燃起的硝烟,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又无声无息地熄灭。

一切尘埃落地。

陆久安仿佛看到,一个身着明黄色九爪龙袍的影子坐在岸边,慢腾腾拉着一根线,线的另一端绑着一张大网,网里尽是无处可逃的死鱼烂虾。

第168章

陆久安站在乐锦楼的窗前,乐锦楼是应平第一大高楼,为谢家所建,后来打造成了江州远近闻名的酒楼。从这个角度看下去,可以将整个应平尽收眼底。

钟楼时针转动,指向整点,发出一声清鸣。

华灯初上,街头卖艺人卖力地表演,隐隐有鼓掌欢呼声传来,而在不远处,灯光游龙一般携着空气中的靡靡桂香延伸远去,照亮了这一片苍穹,夜幕之上,依稀可见群星闪烁。

整个应平透着一丝歌舞升平、祥和安定的气息。

“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便是你回晋南的良机。”韩致曾对他这么说过。

不知为何,陆久安隐隐有预感,他快离开这片土地了。

他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心里五味杂陈。

鸿途学院两里开外那片在建工地一片漆黑,夜晚降临,工人已经收拾东西陆陆续续离开,只留两名夜值人员驻守此地。

守藏室刚完成地槽部分,木料横七八躺了一地,庞大的地基也只是整个建筑的凤毛麟角。按照这个进度,也不知他离开时,工事能否竣工。

狗吠声响起,赵老三牵着警犬从乐锦楼下一闪而过,秦昭从后面走上来与他并肩战立,一起俯瞰应平夜景。

“老夫也算是一点一滴见证了应平的变化,因为陆大人你,应平才得以起死回生。”秦昭手捋长须感慨,“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应平不生陆久安,百姓不能安……”

陆久安哑然失笑,手举茶杯做了个碰杯的姿势:“秦老不觉得很奇妙吗?我被贬至此,正好遇见了拥有精湛医术的御医秦大夫,因此才能在那场疫病中力挽狂澜;又正好遇见了身怀武艺位高权重的镇远将军,才能在那场险象迭生的赈济案中全身而退;还有县学重启,若不是正好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颜太傅坐镇,应平几年才能出一个举人?”

“太顺畅了,好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有各种各样巧合的人和事化险为夷,一环扣一环,缺一环都不会有今日这样的盛景,简直是……”陆久安惊叹,“不可思议。”

五年来发生的事走马光花在脑海里一一闪过,陆久安越想越觉得神奇,感觉跟开了挂似的。秦昭不以为意:“有时候人的运势就是如此捉摸不定。陆小友,事情发生了也就发生了,不必深究,一切随缘。”他抬手指了指天空,高深莫测道,“或许,你就是注定受上天眷顾也说不定。”

陆久安干笑两声:“封敬道长最近两天身体抱恙,往秦老医馆跑了几趟,他做道长那会不太靠谱,炼丹经常炸炉。所以他说的那些话,秦老也不必全信。对了,怎么都没看到技之兄了。”

秦昭道:“秋闱在际,技之交好的几位好友参加乡试,他收拾了行李包袱,跟着一块儿去了省城。”

技之的好友陆久安还有印象,就是那群“小愤青”,因为喜爱县学举办的辩论文化,欣然入了应平。

不仅是他们,因着颜太傅的学识,以及鸿途学院的不论男女不分贵贱的招生,江州乃至省城的达官贵族都慕名而来,遣子入学。

所以今年参加乡试的生员包括高家兄弟在内,多达五十多人。出发当天,码头人头攒动,随处可见身穿澜衣头戴方巾的学子,登船的队伍足足排了几十米。这群人除了满身的书卷气,个个意气风发,引得不少来往行人驻足观望。

最新小说: 燕谭枝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 路人甲吃瓜指南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 大王万万不可 大王万万不可! 穿成哥儿了怎么办 怎么就成万人迷了[快穿] 又疯又爱演[无限] 草原牧医[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