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始皇自负得到上苍的优待也会担心子不类父,碌碌无为。
若是处于王朝的上升期或平稳期有无为的庸君也就罢了,偏偏大秦处于统一的转型期,无论是制度的阵痛还是遗民的隔阂都让始皇难以落实扶苏的储君地位——他不想让大秦变成周朝第二,但也清楚目前的局势全靠大秦的基本盘才勉强不崩。
扶苏那是喜欢儒学?
不。
他只想借儒学打压法家势力,在始皇死后恢复周朝的分封制。
【和足以拍上一百集家有儿女的汉家(刘家)不同,秦朝的父子也就只有始皇和扶苏、始皇和胡亥可以一说。】
“胡亥公子?“观影的李斯感到困惑。天幕提到扶苏尚可理解,毕竟这是始皇的长子,朝野公认的下任秦皇。可胡亥公子又有什么特别的?不仅没有可靠的母族,甚至都无法确认他是否能顺利长大。
胡亥,胡亥。
凡是对王室命名略有理解的都很清楚这位公子并不受宠。亦或是说,他出生时,始皇压根没把这个第十八子当回事。
长子的大名取自“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寓意其如山林之丰茂、荷花之高洁。而“胡亥”意为胡姬在亥时生下的儿子,甚至不如烂大街的王孙走心。
胡亥的生母微微一愣,心中不免一阵狂喜。
始皇的后宫美女如云,其中不乏六国乃至北狄的公女、宗女。
扶苏的生母是楚夫人,和秦孝文王的王后,秦昭襄王的生母都是楚国公女。虽然始皇已灭楚国,但秦楚联姻十八代,秦国的芈姓熊氏自宣太后起便占据咸阳的半壁江山,即使是在数代秦王的打压下有所势衰,但也能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别提在源源不断的骚乱下,闹得最凶的便是让咸阳感到鞭长莫及的楚地。当年的商王和周天子都奈何不了疯狂开大的楚王,所以由扶苏继位也有安抚楚地贵族的意思。
除了楚女,秦宫里待遇最好的便是齐国的公女,赵国的公女。
与之相比,胡姬没有一点优势,更别提像当年的华阳太后般帮助儿子当上太子。
难道秦朝也如那个汉朝般有小宗入大宗之事?
既然天幕特别提到今年出生的第十八子,那始皇肯定会派人将这个儿子保护起来,务必令其平安长大。
然而当他正想吩咐宫婢提高胡姬母子的待遇时,天幕的下一句让暴起数根青筋,恨不得拿秦剑砍死上一秒还青眼相待的第十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