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对卫后还算仁慈,但也无法阻止她的美丽流逝。
报信的宦官小心打量着武帝的表情:“陛下,是否派人收殓卫氏的遗体?”
武帝回头瞥了眼这忙前忙后的宦官,后者就算神经粗壮也可以意识到事情不对,在那儿缩得像个鹌鹑。
“你不是在御前当差吗?怎么对椒房的事情那么关注?”武帝咬着后槽牙道:“拖下去打死。”
郎卫上前架走对方。
“陛下,陛下……”从未料到自己会被皇帝刺死的宦官居然挣脱束缚,扒着皇帝的下摆问道:“奴婢到底犯了何错?请陛下明示。”
武帝只是低头问道:“你没错?难道是朕错了?”
宦官哪有这个胆子。
“韩昭侯因寝衣兼罪典衣典冠。今你为宣室宫婢而窥椒房行踪……莫非真当朕是傻子?”
宦官只得绝望地松开手里的布料,如死狗般被人拖走。
霍去病将眼前的武帝与他所熟悉的陛下看成不同的个体。
相较于对刘据之死的悲痛,霍去病对卫子夫的自缢反应更大——卫少儿有新的家庭需要照顾,即使陈掌愿意接纳妻子的私生子,霍去病也不想过那寄人篱下的日子。剩下的卫家人里,卫君孺与卫少儿情况相仿,卫长君虽有意照顾年幼的外甥,但他一个病秧子也没几日活头。
无奈之下,十四岁的卫青开始学着做个父亲。而霍去病也确实是有气运在身,在武帝感冒时用一个喷嚏治好对方,然后就被赐名“去病”,由武帝带进未央抚养。
当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武帝是绝不可能换尿布的,他顶多是兴致来了逗逗去病,所以这养育的职责肯定是由卫后接手。
别说是亲姨妈,就是一个陌生人照顾了你十几年也绝对是有半母之情。
也正因为这两人的死让霍去病的承受力大大增强,他才会对武帝之后的屠戮行径无动于衷……个鬼啊!
以北宫为圆心,凡帮过太子的人都受到牵连。
公孙家族诛。
帝女诸邑,阳石赐死。
平阳侯曹宗(平阳公主的孙子,武帝的外孙)及长平侯卫伉(卫青的长子)坐罪处死。
…………
以上还是有记录的达官贵人,没记录的小官小吏与被裹挟的士兵更是高达万人。
刘据遭巫蛊活时就有上万人死于内乱,而在后续的大清洗里,死得只会更多更惨。
可以说,经此一劫,武帝父子对长安造成的伤害不亚于那火烧咸阳的项羽。
霍去病在废土似的长安飘着,看着他所熟悉的地方变得面目全非……